返回第二十四章 武家二少(第2/3页)  大唐盗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栋像样的房子居住,杨氏依靠日以继夜的纺织养活一家子,但后来武元庆、武元爽两人连房子也收走了,将她们赶到了乡下的几座破茅房里。

    一年冬天武景娘受冻病危,杨氏纺织赚来的钱勉强维持家计,哪里有余钱医病?只能厚颜去求武元庆、武元爽支助,那两个畜生不闻不问,甚至还说死就死了与他们何干,这种话来。

    最后还是因为贺兰家找上了门来,武士彠在生前与贺兰家定了亲事,贺兰家也没有嫌弃武顺,武顺嫁了出去,而出嫁的钱救活了武景娘。

    没过一年,因为土地整改,武元庆、武元爽丧心病狂的又将武媚娘他们赶出了茅屋,这一回连屋子也不给她们,只是给她们了一个破旧的窑洞居住。

    生活越来越恶劣,杨氏不得已带着武媚娘、武景娘背井离乡的往洛阳投亲。这千里之遥,一路上她们吃了不少的苦,若不是杜荷及时出现,杨氏甚至有死在途中的可能。

    武媚娘自小到大都不是心善之辈,有着极强的心计,很会记仇,对于武元庆、武元爽这两个人已经恨到骨子里去了。

    在睡梦中隐隐约约的听着杨氏与武景娘的对话,本也不愿意起身,但听到事关武元庆、武元爽,那埋藏在心底的恨意一下子涌现出来,什么睡意都消失了,破门而出,气势汹汹的出声询问。

    那架势将杨氏、武景娘都吓了一跳。

    见两人不答,武媚娘追问道:“说啊,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不在的这一个月发生了什么事?”

    武景娘正想开口,却让杨氏一把拉了住。

    杨氏强笑道:“媚娘,你听差了,哪有什么?”

    武媚娘哪里看不出来其中问题,已然断定武元庆、武元爽找麻烦来了,沉声道:“那两个混蛋来干什么了……小妹,你说!”

    武景娘看了看杨氏,看了看武媚娘,挣脱了杨氏的手,躲在了武媚娘的身后。虽然在身份上,杨氏这个当娘的最大。不过杨氏是大家闺秀,无欲无争,没有什么主见。而武媚娘自小就是女强人,所有家中的决策都是她定的,论威信,杨氏拍马也比不上。

    相较于杨氏这个母亲,在武景娘的心底还是更怕自己这个二姐多一些,面对武媚娘的逼问,当即躲在一旁,将经过细细说来。

    原来武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尤其是茶叶,在市场上行成了垄断,武家茶已经传遍全大唐了,武元庆、武元爽都是纯正的二百五、二世祖,才能没有什么,赶跑了武家人后,也一直在坐吃山空。

    由于没有官职,只能依靠父亲的爵位度日。昔年,武士彠留下了不菲的资产,两个二百五养成了大手大脚的性格,他们这种只出不进的花钱方式,就算是金山银山也要让他们挥霍一空,这两年间已经将武士彠的钱财花销干净了。

    虽然有着爵位支持,月月有俸禄,不至于饿肚子,然而土财主哪里过得惯穷日子,那种生活难熬之极。

    他们兄弟两人在这个时候听到了武家的消息,起初还不怎么在意,直到听说武家茶的管事是武顺、武媚娘,就不一样了。武媚娘是杜荷给取得,武顺却用的是原来的名字。

    细细一打听,得知武媚娘就是武照,而长安武家,正是他们武家的人。

    “三从四德”是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一条道德观念。《仪礼.丧服.子夏传》曰:“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武士彠已故,依照现代人的道德理念,武家以武元庆、武元爽为尊,只要杨氏、武媚娘、武景娘还是武家人,那么他们就必须听从武元庆、武元爽的话。

    武元庆、武元爽依仗着这条古训,趾高气昂的找上了门来,很客气的支些钱花。

    武景娘年幼,万分不愿,但也无能为力,而杨氏懦弱,而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