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1)(第2/3页)  超陆权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来:“我方才想起了一件事情,有心想要询问下几位的意见,所以,稍稍耽搁大家一点时间!”

    几人心中惊讶,不过见他表情严肃,也就点了点头,想他看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见大家都没反斥,孙武脸上多出了一丝笑意,不过他知道时间紧迫,也没有多说废话,直接进入了正题之中。

    “昨日会议的议题大家想必都还记得吧,鄂中李易之我素知道一些。他为人虽然桀骜、但到底是我军政府之一员大将。虽说探子这事他做的不对,不过昨日觉生提议由军政府提议新任‘鄂中分军政府’总司令却是不合适。河南那边传来情报,萌昌已经被召回京城,据北京那边的同志发回来的消息,清廷已经下定决心要重新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不日将要坐镇信阳,亲自指挥整个湖北战事。到时候不仅我武昌三镇要承受数路大军强攻。清军也极有可能自河南南下,沿武胜关一路推荐至孝感、目标却是直指我武昌三镇。临战换将乃是兵家大忌,鄂中尚有数万大军,即便不能抵挡多久,也能为我争取些时间,让我等集中兵力先解决汉口来犯之敌。”

    “咦!”

    “咦!”

    几乎是两声同时响起的惊讶声,发声的是汤化龙跟吴兆麟两人,黎元洪虽然没有出声,这面上也是隐隐显过惊色,不清楚这话是如何从他口中说出来的。

    此人控制欲极强,对于刺头一般不服指挥的鄂中李易之,孙武已经不止一次在军务会议上拍桌子了,所以这么好的机会他却没有趁机下棋,当真是另三人心中惊诧。

    汤、黎对视了一眼,面上有些阴沉不定,他们心中已经隐隐明白了,只怕收到了鄂中李易之信件的不止他们,就是不知道另一封信的内容了,没准孙、李二人已经暗地里达成了什么协议也说不定。

    这一刻,虽然一直都没见过面。不过黎元洪已经对数百里外的李汉心中起了忌惮,隐隐感觉此人未来可能会威胁到自己。

    当然,那些都是未来的事情。他如今却看得十分清楚,即便是孙武失了势,他也不见得就能趁势而上,所以需要韬光隐晦、拉拢盟友的日子还长着呢!

    当下他便第一个出声应和道:“尧卿所言甚是,那袁宫保我曾见过一次,当真是用兵如神,能力远在萌昌之上。遍观整个大清也没有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他若治军,我湖北势必将陷入苦战之中,这时鄂中的确不适合动。这事还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方为上策,可派人警告与他、点到为止。如今我等还要先应付汉口之乱局。”

    “是极,鄂中自成军一来。所有兵饷武备都没跟我军政府讨要过一点。我等虽有上下级之衔,实则武昌对于应城之掌握从来不高,匆忙应付惟恐让那李易之心生叛逆。到目前为止,他虽然生性桀骜,但对我革命之事业还是相当尽心尽力。武昌若是这时惩罚,恐怕要寒了功臣之心。尧卿所虑所思甚是稳妥,此时确实应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汤化龙与黎元洪同进退,自然两人意见一样。

    孙武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还不知两人心中所想。只是有了他们的保证之后,他心中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今日之会议同盟会极有可能对他发难,虽说他昨夜经过一夜苦思,已经隐隐想好了最坏情况下的退路,不过能得到这几人的支持,想必便是他黄克强亲自上阵,也要心中有所顾忌才是。

    只有吴兆麟还没有表示,孙武三人都将视线落在了他的身上。

    吴李交恶这事在武昌并不是秘密,甚至民间还有传闻李汉出走乃是因为起义之时枪毙了吴兆麟之至交,未免报复才做出的选择。吴兆麟虽然心胸宽广如今已经看开了去,不过下面的小民却是众口难堵、流言从未停过。

    吴兆麟如今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却隐为一群被冷落、雪藏了得起义功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