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0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1)(第2/3页)  超陆权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子,暂时等待军政府的任命。

    鄂中如今人才之匮乏不仅表现在寻常之政务处理,连军队也是如此。不夸张的说,如今李汉麾下数万军队,竟然连一个合格的军官都挑不出来。虽说他从洋人那里招募了五十多名退役军官,但这一次,大战在即,他却根本来不及为麾下的军官培训一下,匆匆忙忙的便拉上了战场!

    第八标跟一直待在李汉身边的几位参谋的到来让会议室显得满了许多,陈天祥与季雨霖的到来让现场气氛更是热烈。由于李汉的特别注意,在座的高级军官中,不少都或多或少的在士官学校、武备学堂的待过一段时间。虽然大家伙的同窗故旧很少,但是因为多数人年纪都很轻,不过二十几、三十几,这也是革命军队中才会出现的特有现象,在北洋军里是绝对看不到这种年轻军官扎堆景象的。

    一时之间,屋内的气氛倒也谈得上融洽、热闹。大家纷纷左右三五个围在一起交谈,当然交流最多的还是有关大军北上的消息。

    趁着李汉还没到来的这段时间,众人交流了一下对省内局势的看法,多数人坚持认为此次北洋军大举南下肯定要打一场恶仗,不过鄂中也已作好了战争准备,鹿死谁手尚犹不知。

    当然的,谈着谈着,就不能提到武昌那边了。

    ‘黄兴来了!’

    尽管李汉一直以来的刻意淡化鄂中党派、阵营的路线小小的取得了些成功,不过在这群年轻的军官心中,孙黄两位早就名满天下的大人物无疑已经成为了革命的旗帜,他们中的一位来到了湖北坐镇,一群人心中说不激动是不可能的。

    前段时间军政府的某些动作其实再座的不少高层军官都隐隐听到了些风声。也难怪,一下子各部数十位军官被带走,虽然军政府都找了这样、那样的借口,但是想不引起注意是不太可能的。

    好在这一批军官都是李汉一手提拔起来了,对于这鄂中军政府的归属感要比武昌那边强烈的多,因此大多数时候大家最多皱皱眉,私下里打听一下事情的起因,却不会像之前的‘铁血革命社’那么极端!

    当然了,李汉并没有也没那个能力跟精力彻底封锁来自武昌三镇的消息,所以干脆不去管顾,只是命人注意下不叫再令‘铁血革命社’那种极端组织出现也就罢了。

    如今,军政府拿下来汉川,离三镇的距离又近了一些。每日都有不少一心求财、悍不畏死的商贾往返于两地之间,因此这一群军官对于如今武昌三镇之局势倒是知道不少!

    “我听说汉口军政分府军务处长詹大悲等以通敌罪枪决民军汉口前线指挥官张景良,据说武昌那边也没有异议,真是活该这老贼遭难了!这张景良革命之前我曾在他手下当过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鞑子狗腿子武昌那边到底怎么想的,让他做了汉口前线民军总司令,听说几次都是他阻扰民军支援,才导致汉口刘家庙之失、我民军千余兄弟赴难!”

    “就是就是,这老贼私通清军,置我汉族身份于不顾,果真当诛!”

    “据说如今黄先生已经接受军政府任命,就任战时军事总司令了,有他指挥三镇民军反击,想必不需要多久,刘家庙之敌就要败走,我革命阵营夺回汉口不过轻而易举之事!”

    “不在下并不这么认为。知更兄,你我都乃是新军出身,自当知道我湖北新军与北洋新军之间的差距。北洋南下四镇皆是国内第一等的劲旅,鞑子亡我之心不死,一出手便要置我等与死地。其中三镇五协约三万精锐兵锋直指武昌三镇,还不提周围几省聚集之巡防、绿营。军政府仓促举义,如今三镇虽连连颁布征兵令,但受限于局势之不利、人口之掣肘,如今也不过区区三万罢了。何况其中大部为新兵,我革命者虽不畏牺牲,敢效死力,但是到底实力悬殊,除非安徽乱起,断了南下清军的后路,一旁再有江西的同志配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