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九章 布置与阴云(第1/4页)  超陆权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北京一直都风声再传,大总统可能将在今年的双十国庆节,在北京举行军队会操。这消息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但一开始只是北京民间在流传,随后却连报纸都加入了讨论之中。

    要说没有山东危机,大总统本来就要在九月在保定举行国防军会操,因此民间会有猜测也不无道理。至于媒体会掺和其中,多少也能理解。自山东中日交火以来,尽管两国至今都未彼此宣战,然而,国内各阶层普遍对于黯淡的国势跟前途产生了迷茫。这种情绪的转变,在这个首都城市表现得是更加的分明。

    日本以强大海军还有足够的陆军,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强要攫取山东的权益。以年轻人为主的民主主义高涨者们热情一如既往,年轻代表者无畏代表着不成熟,对于战争他们的理解并不多,他们只知道现在是对于中国最重要的时候,国家要崛起,民族要富强,铁与血是少不了的东西。但是总有一些理性派在忧心仲仲的分析,五万日军跟日本海军可不好对付,闹不好又是一场甲午中日战争式的大亏!这一类人多数认为,中日山东冲突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保持克制,加快向协约国靠拢的步伐,利用英美等国家尽量用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这个山东问题。

    这种观点在战前中日交火之前倒也仅仅只能私下传传,开战之后逐渐声音大了起来,甚至一度闹腾到报纸上。他们是反战的一群人,主张言论倒是好听,说什么:“今当政局新立,国家正值百废待兴之时,外有欧洲之利,我中华当把握此机会,发展工矿实业。日本,亚洲强国也。中日国势对比明显,一旦开战我国难有获胜之机。此番日人来势汹汹,倒不如先行避让,待我卧薪尝胆,国势壮大之后再争夺回来便是。”

    虽然这种观点随着李大总统宣布决定战斗到底,才慢慢地平息了下来。但政府总归还是要有所动作来鼓舞民气跟开始凝聚的民族精神的。

    在国都举行军队会操,未尝没有道理!

    对此政府至今没有做出回应,一批批的部队经过首都开赴到了前线,每次都受到了首都居民的盛大欢送。也有一支支的部队开赴东北,自十月中日交战之后,李大总统已经批准了新增三个国防师开赴东北,将在东北的驻军增加到了十五万人。并且似乎还没有停止的意思,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铁路跟各种途径向东北进发,政府正在以其强硬的态度,警告日本中国不畏惧全面战争,并且已经再为中日全面开火做准备了。

    崂山湾附近的阵地上,国防军新编第四十九师师长吴佩孚中将正在视察。

    护国战争中,吴佩孚跟曹锟的第二师遭遇护重创,护国战役最终以北洋集团的领袖袁世凯被炸死护大胜告终。不过根据南北协议,在护国战争中被俘或遭创的各北洋师将领都没有被追究责任。第二师是冯国璋的人,将领吴佩孚跟曹锟都是冯国璋的直系人马,所以在李汉入主北京之后,吴佩孚跟曹锟就被段祺瑞打发去了南京。隶属冯国璋势力的主力第二师遭遇重创,他心里当然是不舒服的,所以虽然为了安抚下面,没有动曹锟,但却将曹锟的兵权分散了不少,直接将曹锟手下大将吴佩孚扶了上位,做了依托第二师残部组建的国防军四十九师的师长。

    四十九师是冯国璋在受到了北京来自新总统的压力之后被迫派往北方的主力,四十九师的确是依托于当初的北洋精锐第二师组建不假,但当初第二师被护重创,剩下来的士兵不足四五千人,随后又被曹锟抽调走了一些,想依靠剩下的残兵完成一师三旅的国防军正规师编制,短短几个月之间还能存下多少战斗力?

    而且冯国璋当初被北京威逼派兵北上心里能舒服了,四十九师尽管现在是满员一万八千六百人的编制,但兵员上冯国璋在江苏补给的新兵素质明显不如中央直接指挥的国防军编制在各地筛选之后的来的优秀,而且训练跟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