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六章 混乱的中亚(第1/4页)  超陆权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亚的混乱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个机会,尤其是同盟国的奥斯曼土耳其。-< 书海阁 >-)

    自中世纪奥斯曼帝国建立以来,奥斯曼帝国经过数百年的扩张,不但在地中海沿岸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还将触手伸向了巴尔干半岛、北非诸国以及中东地区。并且在跟沙皇俄国以及英国展开了长达数百年的冲突跟敌对,只为了向中亚地区扩张。

    近代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没落,列强国家英法两国趁机瓜分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在中东英德两强之争令奥斯曼帝国的疆土再一次缩水;巴尔干地区俄奥意等几国的围追堵截,更是令奥斯曼帝国连连惨遭割肉。结果到了近年,曾经威逼欧洲诸国需要联合同其抗衡的老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已经虚弱的人间人宰一如远东亚洲的中国一样了。

    与中国一样,内忧外患令土耳其人不甘心帝国永远沉沦下去。在20世纪初俄国1905年革命、伊朗革命的影响下,进步的土耳其人决定通过革命来推翻腐朽无能的苏丹政府,建立一个强大的共和国。他们成立了青年土耳其党,主张推翻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政权,恢复1876年宪法,争取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

    革命之初青年土耳其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跟敌人的强大遭遇失败。

    1907年12月各派代表在巴黎举行联席会议,决定采取包括武装斗争在内的各种手段,以根本改变现存制度,建立议会制。1908年7月3日,统一进步协会雷斯内组织的负责人尼亚齐贝伊少校率部150人首先起义。几天后,恩维尔帕夏亦宣布起义。起义迅速席卷驻马其顿的第三军团和第二军团,不久统一进步协会就掌握了整个马其顿地区。7月23日起义军开进萨洛尼卡,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并通电苏丹,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感到大势已去,被迫于24日宣布恢复宪法,重开国会。

    1909年4月13日凌晨,效忠于苏丹的首都第一军团的部分士兵发动叛乱,要求驱逐议长,取缔统一进步协会。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满足叛乱者的要求,撤换首相,并责令各省总督保护教法。萨洛尼卡的统一进步协会立即组成由马赫穆德?塞夫凯特帕夏统率的“行动军”,于4月23日抵达伊斯坦布尔,26日控制了全城,叛乱失败。4月27日,青年土耳其党人通过议会废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另立其弟穆罕默德?赖希德为苏丹,是为穆罕默德五世。

    到1913年,青年土耳其党人终于击败了国内的反对势力跟保皇派,建立了以‘恩维尔帕夏’、‘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阿赫迈德?杰马勒帕夏’三人为领导核心的寡头政权。同年,青年土耳其党更名为统一进步党并掌握全国政权以后,开始对外重新推行‘大奥斯曼主义’,一边镇压民族运动,一边虎视被英法俄等国瓜分的殖民地跟领土,意图重现奥斯曼帝国昔日的荣光。

    欧战的爆发给了奥斯曼帝国的那些大奥斯曼主义者绝佳的机会,在英国扣下了他们的战舰之后,奥斯曼帝国断然的接受了同盟国的拉拢,加入了同协约国交战的阵营中。

    欧战之后的几年里,奥斯曼帝国为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第1、第2、第5、第9集团军遭受重创,伤亡士兵已经超过30万人,被俘高达7万人。然而付出的惨重损失也令奥斯曼帝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塞尔维亚战场上,土奥保三国联军合力击败塞尔维亚,虽然被奥匈帝国跟保加利亚占去了大头,但是为了拉拢奥斯曼帝国。同盟国经过协商之后,奥斯曼帝国得到了普里兹伦科索沃地区,同时在罗马尼亚宣布加入协约国之后,通过海军由黑海攻陷了罗马尼亚的沿海康斯坦察、图尔恰、格拉瓦尼地区。-< 书海阁 >-(

    领土的扩张令奥斯曼当局暂时压下了国内的反战之中,尽管奥斯曼帝国现在国力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