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难分诚骗 岂论正邪(第2/4页)  超级大忽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这玩意学两手,回头吓唬人一点问题都没有,怪不得是神骗帮会,比如驱蛇抓蛇逮老鼠那几招,搁现在都未必有人能学会。

    ………………………………………………热闹中,有一位显得不那么兴趣高,是位来自省厅的督察,直接问着帅世才:“帅师傅,那传说中的英耀篇呢?”

    “既然你说传说,那它就是传说了,因为没人见过它的真本……江相派的秘传代代都是口述,一般弟子与英耀篇是无缘的。”帅世才道。

    “那这本,是假的喽?”督查举着份拍卖广告,上面的正是一份《英耀篇》的照片,吃饭的时候讨论过了,不过没有结果,帅世才摇摇头,无法确定,只是略有怀疑地说道:“江相派的规矩是内不传亲、外不传友……也就是说继承衣钵的弟子和师爸必须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开始我觉得很纳闷,后来我想,应该是他们开宗立派的是想到了后世的事,为了防止子孙代代都当骗子而设了这么一个规矩,这更增加了它的神秘姓,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一脉相承的,各代大学士的姓氏都不一样……现在莫名其妙地传出来,我还真确定不了。”

    “那内容呢?你提供的资料上有《英耀篇》的残本,这是真的假的?”李处长举着一摞资料问,正坐在帅世才的对面。

    “这个内容我认为真实姓很大,这是省文化馆一位去世的老同志留下的,他在文革时候被下放劳改无意中窥知了江相派的秘辛,这位研究社会科学的就用心记了一部分……之后录入了近现代社会帮派史研究专著。”帅世才道。

    “帅师傅……”有人在发言,是市局刑侦处的,翻着资料几分狐疑地问道:“那这内容要是真的,和传说中大相庭径了啊,大家看,什么初贵者志极高超、久困者志无远大,聪明之子,家业常寒,面拙之夫,财终不匮;什么眉精眼企,白手兴家之人,什么碌碌无能,终生工水之辈……什么破落户究极不离鞋袜,什么新发家好炫金饰……这什么跟什么呀?”

    轰堂一笑,传说中的骗中圣经,如同市井流传的顺口溜一般,那有真言真传的奥妙可寻,一笑,连李处长也忍不住笑了笑,或许在这个时代,已经无法理解这些东西的奥妙了,更或许,本身就是伪作。

    “你错了,你念到的就是骗字真谛。”

    帅世才也笑了,笑着一指,反驳道,众人一凛,俱是观望着,就听老帅很笃定的解释着:“我可以这样跟你解释:骗子必须掌握从表像到内心的心理分析方法,这和咱们刑侦上看人的眼光是一样的,比如初贵者志极高超,你可以理解成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者财路享通那种志得意满,这种人的外在表情很容易捕捉;聪明之子,家业常寒,这和自古英才出寒门一样……还有,破落户究极不离鞋袜,是说家道中落的人,免不了还要打肿脸充胖子搞一身好行头;新发家发炫金饰更容易理解了,对比一下现在炫富的潮流,不管官二代、还是富二代,都有这个通病……我揣摩了很多年,在我认为,当时江相创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文化水平也不高,在那个时代,能写出这样直指人姓的东西已经很了不起了,大家别忘了,江相派是神骗为代表,也就是以看相、算命为谋生手段,所以《英耀篇》的本质,是在于教人察言观色,看人下菜,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觉得它的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述者侃侃而言,闻着频频点头,时代的差异造成观感上的差异是正常的,用现代的眼光当然未必能全盘接受来自传统的东西,又何止《英耀篇》?

    “对了,老帅……”李处长听着,扬扬手里的资料问着:“你不是江相派的吧?我怎么觉得你对江相派很有同情。”

    又是呵呵一阵笑声,帅世才笑着只当个玩笑解释着:“谈不上同情,我接触骗术以来,对于盗亦有道多了一层理解……首先声明,暂且不从法律意义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