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直接掀开红盖头,“来给我看看我家小娘子的手艺。”
丫鬟们正倚在窗边昏昏欲睡,被曾女郎这一手给吓得回了神,连声制止,“女郎,这盖头揭不得揭不得。”
“这有什么使不得的,既是在新房里,又没别人,给人透口气还不行?”
曾女郎声音威严,一下子把这几个丫鬟给唬住了,看着她揭下盖头还不停止,又是拔下头上固定着的金钗,把凤冠又给取下来了,散着头发的曾女郎明眉皓齿温声对玉娘子说,“这鞋子缝的真好,明天再给小娘子取些过来镶在头冠上也是再好不过了。”
玉娘子抬着头想要说些什么,可张了半天话一句也说不出来。
难道说,不要对我这般好,其实对你没那么真心?
“母亲肚子饿了吧,叫小厨房送些清淡温口的面食过来。”
丫鬟领命出去,今日客虽不多,但是少有办过红白事的自家厨房还是忙得手不停脚,好在佩兰姑姑早起便在后厨坐镇,就连裴夫人也少有地两次三番到后厨来巡视,皆是叮嘱按时上菜不得有误,这宴席还是平安度过。
这丫鬟等了不一会儿,只有个厨娘歇了歇手,用着鸡汤给盛了一碗小面,上边码了些爽口的酸萝卜丝和鸡肉丝,就提着这碗面回来了。
“厨房忙乱,只省出这碗面。”
玉娘子觉得有些亏待后娘,但曾女郎却是不觉,她在上花轿之前用着点心填过肚子,但是看在玉娘子一份好心的份上还是赏口吃了些。
没想到这碗面小,但是清清爽爽甚好入口,曾女郎用过萝卜丝开了胃口,鸡汤去油之后的香味都融入细面之中,原本不能下肚的这碗面让曾女郎给全部吃完,暖了肚子也暖了心。
“母亲先前心情不好,我看着心里也难受,这一家人和和睦睦过去,不用管其他人的看法,只要我喜欢母亲,我父亲也喜欢母亲就好。”
曾女郎看着她明亮的双眼,这才知道小娘子是听到那些人的话,特地来安慰自己的。
小娘子年纪虽然小,看上去天真但是内里却是聪慧,她软着声音说,“我们一家正像这碗鸡丝面。”
“母亲是这鸡汤,鸡汤清亮,决定一碗面的好吃与否。要是这面汤不好,整个面都不会好吃,反而亦然。”
“父亲是作为主料的面条,是我们家的一家之主。我们吃面饱肚的还是其中的面条,但是没有鸡汤,这碗面也没有味道。”
看着小娘子就像是个小大人那般的严肃解释,曾女郎却是笑出了声,问道,“那小娘子自己呢?”
没想到小娘子皱着没有,像个老学究那般背着手,“我该是面上铺着的一点酸萝卜丝。”
“酸萝卜丝虽少也是面上的点睛之笔,它既开胃又爽口,要是吃面之前吃上一口,吃面才会顺畅。我喜欢父亲也喜欢母亲,希望家人都能相处融洽,要是父亲母亲以后闹不痛快了,我也会插科打诨让父亲母亲早些和好,这不正是起到萝卜丝的作用?”
听起来倒是童言童语,其中的道理细细思考来真是贴切得恰到好处。
曾女郎想了想,总感觉这不像是总角儿童会说出的话,或许是大人事先已经教过她的,便问道:“这都是谁教你的话?”
玉娘子这才想到自己是露了馅,不过她也不慌张,倒是自豪地挺起胸膛夸耀道,“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没有人教。我父亲还曾夸过我是花家的谢道韫呢。”
“你说是不?”
她抬着脑袋,问的是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丫鬟,那丫鬟被问到的时候还有些发愣,另一个丫鬟已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那位倒是严肃说,“我家小主子是全城最聪慧的小娘子,”还肯定自己的说话,又重复地“嗯”了一声。
这下闹得玉娘子都不好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