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第1/6页)  从末世到197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从末世到1973最新章节!

    第48章

    从除夕到正月,村里一直没有停止过鞭炮的响声,雪白的积雪上,洒落着红色的纸屑,分外喜庆。

    许言森和同样没回去的姚海波,这几天干脆就住到了坡头村知青院里,反正空了不少床位,再挤几个人也没问题,当然那里只是个睡觉的地方,这个年基本就是在郑大奶奶家过的,除夕那晚将苏凤林和吴威也叫了过来,吃过年夜饭才转战去知青院守夜,打了通宵的扑克。

    热闹的新年持续到元宵之后才渐渐降下温度,随着其他知青的回归,许言森和姚海波也没有赖在这边的理由了,只得依依不舍地道别,说这个新年他们在这儿养胖了一圈,特别是许言森,夏秋晒黑了些的皮肤,一个冬日下来又变白了不少,把站在他身边的姚海波生生衬托成了土里土气的老农一个。

    开春后,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一年的忙碌又要开始了,虽然还没开始下地,可大队里已经响起修农具磨铁器的声音,而袁珊珊和袁卫彬这对姐弟,也越来越融入了坡头村的生活,去年参与的三件事,保护村子打杀野猪,从劫匪手里救人,以及在搜山行动中的优秀表现,足以让袁珊珊成为秦石公社以至整个安平县政府和知青办重点表扬的对象。

    将一个成分不好的青年,教育改造成先进积极分子,这样的宣传相比其他更有意义,更具典型,也更突显出政府和知青办工作的到位与成绩。

    因此,当这样一个典型树立起来后,从县政府到秦石公社,以及整个知青办,就不容许再有人搞破坏给革命工作抹黑,也因此,在袁珊珊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上面的领导班子已经自发形成了对她和袁卫彬最好的保护机制,立场不同的派系,对此却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袁珊珊从许言森那里知道这一情况后,当真是哭笑不得,也不再拒绝被上面指派了去其他公社作报告,表面功夫那是越来越镇定,毕竟出去多跑几趟,就能让她和袁卫彬不用担心外面的种种纷扰,可以安心地在坡头村过上安稳的日子,如果将这视为交易的话,那她明显是获得超过付出。

    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袁珊珊出去作报告的稿子,在她写出初稿后,由许言森同志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润色,虽然袁珊珊照着念的时候心底羞耻度爆表,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报告为她这个先进典型增色不少。

    有着这样的光环护航,袁珊珊和弟弟顺利地从七四年走到了七六年,还将这样的光环辐射到了身在青祁农场的袁父身上。这两年虽然外面偶有大的波动,却也没能影响到身处在山村里的姐弟俩,倒是袁父那里受了些影响,幸好这几年和苏河昌叔侄的关系越来越巩固,靠着他们捎带过去的粮食和其他物品,这日子也慢慢熬过来了。

    不得不提的是,七六年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整个国家发展的大事件,那就是四人集团的倒台,十月消息传到安平县和秦石公社时,几乎所有的知青奔走相告,激动万分。

    那几日,坡头村知青院时常有别村的知青出入,有时还没进院子,站在外面就能听到里面的知青,慷慨激昂地谈论着国家大事,包括赵洪军和孟佳华这样沉稳的老知青,也无法避免,被这样的亢奋情绪影响着。

    或许整个知青中,也就袁珊珊表现出来的平静反而显得异常,因为这对她来说,是早已知道的事,既是已知的注定要发生的,又要如何产生出激动的情绪?受她影响,袁卫彬的表现也要比赵洪军他们好得多,此外便是许言森了,当他特地骑自行车赶过来,想在第一时间将这一大消息告诉袁珊珊时,袁珊珊平静地点了点头,说:“哦。”

    其实她心里还有一句:原来是这个时间啊。

    因为之前她只知道大约在七六七七年的时候,那个四人集团要完蛋了的,现在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