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7章 谣言(第1/2页)  《大宋之少年大将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到谌儿今日急匆匆来到殿中奏报,赵桓摸摸了胡须,然后缓缓地坐下,等待着他的奏报。

    “启奏父皇,儿臣有紧急事情禀报,现有奏折一本,请您过目!!”

    当赵谌说完后,然后将手中的奏折向前一递,等待着御前太监的转接。

    “来啊,给朕呈上来,孤倒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太子今日如此焦急!!”

    在赵桓说完之后,御前的大太监将太子手中的奏折呈了上来,然后开始向群臣宣读着

    “禀告皇上,在前日,儿臣得到确切消息,二弟赵训已于大宋境内死亡,经过一番追查之后,儿臣发现了凤仪军的痕迹,此事现在已经证据确凿,确是白凤仪所为!!”

    正当人们在迷茫之时,对于太子所报何事不知情的情况下,御前太监的一阵话,简直是将整个朝廷炸场。

    “什么,训儿死了!!”

    就在御前太监读到一半时,赵桓忽然听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那就是他那个从小被金人掳走的二皇子,赵训,最关键的是,奏折的内容竟然说出了“死亡”两字。

    “什么,大将军杀了二皇子,不可能吧!!”

    “对啊,白元帅此时活跃在边关,一直守卫着大宋的江山社稷啊,怎么干出这种事!!”

    “就是啊,这种话难道不是滑天下人之大稽么,纯属是莫须有之事啊!!”

    等到太监将奏折读完之后,整个朝廷之中出现了沸沸扬扬的议论声,就像是炸了锅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此时的宋钦宗赵桓,瘫坐在龙椅之上,整个人就像是被抽走了灵魂一样,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痛苦。

    “咳咳,你等住口,谌儿,你所报之事,句句属实么??”

    赵桓长叹了一声,然后振了振精神,再次正襟危坐地在龙椅上坐立着,看着群臣的惊然失色和无休止的讨论,终结了他们的争吵,开始致力于这一事情的解决。

    “禀告父皇,儿臣的奏折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虚假,若是儿臣在此说谎,就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看到太子这样疯狂的举动,群臣的议论声再次激烈了起来。

    得到谌儿的肯定后,赵桓感觉眼前一阵晕眩,感觉就像是失去了一块心头肉一样。

    虽然赵桓一生风趣浪漫,面对国仇家恨,并没有抵挡他的逍遥之旅,但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总是要有点儿遗憾,这其中,赵训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当赵训出生之后,并未享受到来自皇室家庭的无上荣耀和锦衣玉食,在一次与大金的进攻时,金国的铁骑一度袭击临安城,掳走了包括赵训在内的大多皇亲国戚。

    因为那次的战争,南宋为此承受了极大的代价,若不是白凤仪的出现,恐怕赵桓和他父亲此时,早已经处在大金国的监狱中,对于未来根本没有一点儿期望。

    就在赵桓还在回忆之中,此时的朝廷中,大臣之间争吵进一步升级,甚至还有暴力倾向的出现,大抵分为两派。

    其中一派,便是以当朝太子赵谌,奸相蔡京和秦桧,一直在鼓吹着白凤仪“功高盖主”“意图造反”的言论,十分猖獗。

    另外一派,是以吏部尚书兼太子少保的祝业忌,还有担任御史中丞多年的元朴,一直在努力地为保护着白凤仪,根本不允许那些奸佞小人在朝廷中兴风作浪,污蔑大将军的一世英名,就算是太子,也不允许。

    “父皇,白凤仪欺人太甚,儿臣恳求您下旨捉拿他,敢杀龙子,就算是凌迟处死,也不为过。”

    “对,皇上,太子所言极是,那白凤仪身处边关多时,必定是屯兵境内,勾结他国,意图倾覆我大宋王朝,请皇上明鉴啊!!”

    经过赵谌和蔡京,秦桧的一番言语之后,朝廷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