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 艺术作品的结构(第1/2页)  神童向前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方文来之前就做了不少功课,清楚陈凡在这次事件中的神勇表现,对这个呆萌可爱的孩子自然高看了一眼,当下就笑着回道。

    “电影剧情走向大体会按照真实情况来,不过细节上会作一些调整。”

    会作调整?

    陈学平夫妻俩还没多想,陈凡的兴趣却被勾起来了。

    “会作一些什么调整呢?”

    方文想了下回道。

    “嗯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一个地方,就是你家里当时的情况,可能会修改成父母关系不和,正在闹离婚。”

    闹离婚?

    陈学平活了两辈子,都从来没想过这件事,脸色立马就有些古怪了,转头一看妻子,发现她也是一样,心里顿时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周少玉好奇的问道。

    “那个为什么要把我们改成在闹离婚啊?”

    “这是剧情需要!”

    方文笑呵呵的解释道:“这个案子的过程本来是足够吸引人了,开头和结尾却平淡了一些,你们想啊如果把中间孩子被拐卖然后逃脱的过程去掉,按照你们的实际情况来拍,就会是一幕非常正常的家庭生活场景,大部分家庭都是这样的,放到荧幕上去,观众就会觉得没有任何吸引力了。”

    撇开拐卖这件事,他们家也确实是普通人的生活,既然大家情况都一样,为什么要跑到电影院去呢?

    这个理由确实成立。

    周少玉没有说话了,陈学平也埋着脑袋不知在想着什么。

    陈凡的兴趣却越来越浓了。

    “编剧叔叔,你能给我们讲一下这个原理,和你们创作的思路吗?”

    原理和创作思路就是比较专业的东西了。

    面对他好奇的目光,方文的好为人师的一面立马展露出来了,当下就笑着解释道。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从事文艺创作的,首先就是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然后进行艺术化处理。”

    见陈凡并没有听不懂的样子,眼神里还带着浓厚的兴趣。

    方文又说得更深了。

    “一个剧本最重要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物,另一个是剧情。

    人物的话,首先是要让观众记住这个人物,感受到人物的处境,进入人物的情绪,从而产生感情,这个叫代入感。

    比如开始说的你爸被厂里处分的事。

    我们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你爸的这个身份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被厂里处分也是很多人可能面临的问题,所以人物一登场就会让观众产生认同感。

    刚才说的把你家里的情况改成父母关系不和正在闹离婚,这个细节同样也是大部分人都可能面对的,矛盾冲突一下就起来了,很容易抓住观众的心。

    这些都叫人物处理,或者人物设定!”

    陈凡点头,又问道。

    “剧情呢?”

    “剧情最重要的就是起承转合了!”

    方文两眼闪着异样的光芒,仿佛进入了某种奇妙的状态。

    “起就是剧情开始,通过对某件事某个人物的描绘,在观众心中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让观众知道这是件什么事,这个人物面临什么问题。

    刚才说的你父母闹离婚你爸受到了处分,就是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制造冲突,一出场就让观众明白他这个人物现在面临什么问题。

    承就是起的延续了,烘托情绪制造障碍,让观众进入人物的情绪,从而产生感同身受的感情。

    你父母发现你不见了,他们是怎么出来找你的,遇到了一些什么障碍,当时又是什么样的表现,这些都属于承的范畴。比如去派出所报案却无法受理,这一个小桥段就会让观众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