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非典型官家嫡女奋斗史最新章节!
许昌被父亲一问,又添了些心烦,不过不好在兄弟面前失了面子,说道:“也不差这点银钱了,就这么定了。”
许青心里却不好受,说道:“三哥,我就不要拿了,要不是阿素不尽心,梅梅怎么会摔了。我这心里……”
许昌却没让许青说下去,打断道:“算了,阿素平时呆在我这里也是很勤快,梅梅正是皮的年纪,我和你三嫂又宠的厉害,阿素一时看不到也是有的。梅梅醒了就好。”
话虽如此说,许家父子心里却都不好受。如果许梅梅之后好了那事情过了就过了,要是许梅梅真好不了,只怕两家断了往来都是轻的。
这个原由就要从头说起了。正如在陆家得力仆人的眼里,许家是个穷苦人家,许家那真是一穷二白出身。话说起来都会说祖上是地主人家,但是连年战乱,早就没什么留下的,连人就只余了许荣许耀两兄弟。
许荣拉扯着弟弟到十二岁,一直过的很苦,直到许耀有机缘跟着一校尉去当兵,才迎来了转机。许耀为人机灵,又肯下功夫苦学,空余时间还向人请教,学着认字。就被这校尉一直带在身边当了亲兵,许耀自己得益于识字,捎银钱回来也交待了哥哥要让孩子识字。
许荣年长,但在弟弟有出息后一直很信服弟弟的本事,有了弟弟补贴他除了买了三十亩地就是供孩子读书。只是他夫妻恩爱,孩子生的多,六男一女。要拉扯这么多孩子长大已是不易,而读书的花销出乎了他想象的多。
老大许元是识字的晚了,也没天赋,老二许寿是有天赋的,读了没两年就考中了童生。就是许寿中了童生,要去更好的书院读书,让许荣清楚的认识到他的能力只够供一个人一直读下去。这时问题就出现了,他花了更多银钱来供其中一人读书,那对其他人就会不公平,这让他觉的内疚。他思前想后,最终想了个办家,分家。
父母在,不分家,分家了,父母也要跟着长子。但许荣分家却把长子分了出去。他给许元建了三间瓦房,娶了媳妇,分了五亩田。他的想法是他要供其中一个孩子读书,但不能让许元再出力供弟弟读书。
而在许昌也考中童生后,许荣找两兄弟深谈了一次,他不知两个儿子哪个更有可能考上秀才,许寿更有天赋,但是身子虚,许昌身体好,但是读书更显吃力。最终许寿自己选了退让。许荣也给他分了家,和许元一样,娶了媳妇建了房,分了五亩田。
许昌九岁启蒙,十四岁考中童生,在二十五岁才考中秀才。这期间两个弟弟都成家分了出去,还有一个小弟小妹跟着。许昌中了秀才后,发现日子也并不好过,免除了差搖,进了官学,他要继续进学考举人也是可以的,毕竟官学不用学费。但是他天赋并不高,考中举人的希望渺茫,他已经二十五岁,早该娶妻生子了。他要养个家的话,银钱就不凑手了。而父母已年过五十,他又怎么忍心让他们再起早贪黑的做活。他不再进学,在学院找了份教职,就这样日子也过的紧巴巴。
当然在岩溪村许家已经是村里的第一家了。每个成家的兄弟都有田有房,老二许寿当了村长,还有个秀才许昌在县学教书。
但对许昌来说,他身处县学,和同僚相比,他就是穷人一个了。而他娶妻也面临着选择,去乡下娶妻,那是大把的人家愿意结亲,在县里就不是那么好找,要想找个读书人家的姑娘那就难了。
而这时钱珍入了许昌的眼,钱珍的父亲是个书吏,生养了两子两女,元配早逝,续娶的并没有生养。丧妇长女,钱珍又有泼辣的名声,到了二十一都未嫁。
两人迅速成婚,日子本该越来越好过,但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一年后,女儿出生,孱弱到大部分人都以为养不活,钱珍也病倒在床两年多。这诊费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