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封狼冥鼎 第六章 张老道解惑(第1/2页)  天盗秘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如张老道所言不差,还未到三个时辰,孟庆明就到了十八里上岗,身后的三个土匪早已被落到百八十里地外了,此时的风沙早已散去,身上却不觉半点疲惫,眼瞧着日落西山已经到了傍晚,但见十八里上岗处山峦层叠中有处寺庙。

    相传此山名为须弥山,周遭常年环有薄雾,通往须弥山路有座天梯,顺着山路直通往上可以看见一座香火极旺的仙观。

    过去讲神庙里的庙祝是位通晓阴阳的道长,常年隐居在须弥山中修炼道法,不问世事,身穿白色长褂道袍,手持拂尘能为人驱忧避祸,擅长驱鬼降魔,因此常被山下有心拜访祈福的老百姓称为须弥仙师。

    孟庆明行到山下,顺着天梯直通往上,远远的望见神庙门口站着一位道长,年纪不过三十多岁上下,但却须发皆白,头扎冲天冠,手持拂尘好似已在寺庙门口等候多时。

    道长见孟庆明走到近前作个了揖道:“无量天尊,施主远道而来历尽千辛犯险,一路上定是经历了困难波折实属不易,好在贫道未看错人。”

    孟庆明走到跟前学道长的样子回了揖说:“您就是城厢南头的张道长吧?”

    张老道说:“正是贫道。”

    孟庆明说:“道长慈悲知道我前来卜卦,算到我在李家祠堂有此一劫今日难逃,施术相救,途中穷山恶水如硕鼠啃玉米连滚带爬行至仙观,所预之事灵验分毫不差,此行若不听道长良言食下符箓,现已暴尸荒野怕是正被那野狗秃鹫啃食。”

    张老道:“无需介怀,施主少年得志,天生傲骨绝非等闲之辈,自有过人之处,贫道只是略施小术,不足挂齿。”

    张老道说话间引着孟庆明进到庙中,

    孟庆明:“道长谦虚了,我尚有疑惑,不知道长当讲否?”

    张老道:“施主随意但讲无妨。”

    孟庆明:“我路遇土匪其号鼠爷,道长可是知道此人来历?可否告知在下?”

    张老道:“施主心意我尚明了,今日之事定当有业报,施主已给予其恶果,不日自有结论,我所赠你锦囊当中的金锭上有官印,前些日子有人与我在城厢南边解卦,施以金锭十两,他自是偷鸡摸狗盗窃之辈,官府必定查办,今日你赠于那鼠爷的金锭不出三日,定会由官府彻查。”

    孟庆明:“张道长料事如神,在下佩服的五体投地,且问那张符箓甚是神奇,不知是何法术?”

    张老道:“此乃神行符箓,食之可如神行太保之速,日行八百里,你所使用的功效并未彰显其神速,还需有秘法脱骨方可来去自如。”

    孟庆明连声称奇,知道眼前的道士绝非一般人,但跟传说中的须弥仙师显然不是同一位,于是好奇问说:“张道长仙风道骨,甚识道法,且运用自如,不知与须弥仙师有何渊源?”

    张老道:“须弥仙师乃我派祖师,也是贫道的师傅,实不相瞒,赠于你的神行符箓乃是祖师爷留下的,我等还未曾有出神入化的本事,只是预测施主吉凶,知道施主有此劫难,才略施小术馈赠于施主避凶。”

    孟庆明不曾想到那位须弥仙师正是眼前的这位张老道的祖师,想必此人也非等闲,要说起须弥仙师,讲到传神之处,其背后还有着口耳相传的故事,不过这段我们留有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孟庆明遇到的这位张道长也不是简单人物,两人进到庙中,坐下侃侃道来。

    孟庆明说:“张道长明人不说暗话,您料事如神的本领我深有领教,想必次我前来的意图,您也是看的出来,现今四方征战,群雄割据的天下,干点正经营生着实太难,我此行前来说大点是想去阴间走上它一遭探探路,说简单点想去死人那淘两件宝贝,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吃口饱饭衣食无忧,富裕出来的拿来救济灾民,也算是为老百姓造福了,不知能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