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8.权倾朝野(第1/6页)  嫌贫爱富(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嫌贫爱富(科举)最新章节!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权倾朝野(番外三:有人说:蔡首辅权倾朝野!蔡思瑾:我不是!我没有!我不想!)

    蔡思瑾任首辅的时候时年42岁。因为先帝遗诏, 要求年满六十的官员一定要致仕, 不能再留在任上,所以六部尚等实权岗位的人基本上都到了该轮换的时候, 便是当时“最年轻”的户部尚沈子安,都已经五十多岁了, 没几年就要致仕了。

    蔡思瑾为了继续坚定地推行谢首辅的新政改革,提拔了一大批年轻的官员们充实六部,其中不乏一些他的“亲信”。说实话, 若不是了解这个人,知道他的能力如何, 知道他的想法和自己是一样的, 也会大力支持新政的推行,蔡思瑾怎么敢提拔任用这样的人呢?

    所以, 不过几年时间, 大晏朝的朝廷结构就变成了这样:内阁首辅是蔡思瑾, 次辅和三辅两个人是年近六十的老臣,基本上是混个资历很快就要致仕荣养了, 没有什么实权。

    而六部呢, 吏部尚是张思晨,户部尚是李永富,礼部尚是周天逸, 兵部尚是周平, 刑部尚是许子尘, 工部尚是赵明德。

    我们来捋一捋这最有实权的六个尚吧。礼部尚张思晨不用说, 和蔡思瑾是同乡、同榜,据说他年幼的时候还跟着蔡思瑾的父亲求学,两人感情甚笃,甚至做了儿女亲家,妥妥的“蔡党”。

    户部尚李永富呢,是蔡思瑾的妹夫,两家人就在隔壁住着呢,要说他们两个人不熟、感情不好,那也骗鬼去吧,又一个“蔡党”盖戳。

    礼部尚周天逸,你别看他平时声明不显,好像和蔡思瑾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你细细捋一捋他的履历就会发现,这个人和蔡思瑾同期待在御史台,而且当时在御史台的人都说这两个人关系很好。再看这个人在蔡思瑾执政时候的表现,完全跟着蔡思瑾的步子走,一点儿都不争论、不掣肘的。你看看,又一个“蔡党”啊。

    兵部尚周平,乃是蔡思瑾学生周当雄的父亲。蔡思瑾当侍讲的时候周当雄就是当今圣上的伴读,蔡思瑾因此得了圣心,自然也得了周当雄这个学生的心,周平这个人妥妥的“蔡党”无疑了。

    刑部尚许子尘,虽然之前与蔡思瑾没有什么关联,捋一捋他的履历也和蔡思瑾没有什么干系,但是这个人善于钻营,还生了个好女儿啊。这不,人家靠着女儿俘获了蔡思瑾最有前途的二儿子的心,成功和蔡思瑾成了儿女亲家,也跟着步步高升成了刑部尚。哎,马屁精!“蔡党”!

    最后一个工部尚赵明德,他为人好似古板正直,某些时候也会在朝廷上和蔡思瑾呛声,但那都是表面现象,都是骗人的!他儿子赵念忠也是蔡思瑾的学生,他家与蔡思瑾早几年就建立了联系,经常能看到两家人在一起出游什么的,都是“蔡党”!

    这个蔡思瑾简直是个小人!玩弄权术!把持朝政!任用私人!蒙蔽圣上!

    于是有人将蔡思瑾的数条罪状写出来呈到御前,狠狠将蔡思瑾告了一状,还联合很多未进入官场的愣头青学生,跳起来写什么多人签名的奏折上达天听,一时间声势浩大,几乎把蔡思瑾弄成人人喊打之势。

    蔡思瑾:“......”

    他不住地疑惑,这些人是在干什么?他们说的是我吗?莫不是说的沈相吧?

    那张思晨和我分明是上辈子的仇人好不好?我这辈子大度地不与他计较,但是心中对他一直是不喜的,推举他做礼部尚完全是因为他有才华,要不然干嘛让他一直在我眼前碍眼呢?

    要说周平和赵明德两个人明明都是皇上的人好不好?当时皇太后给他精挑细选了这么两家人好好培养,深得皇上信任,他们两家自然是忠于皇上的,虽然与我关系还可以,但是若是我的观点和皇上有一丝丝的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