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采访(第2/3页)  自2008的重来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温晓光说:“很有限吧,我们还是制定自己的战略和计划,并严格去执行,自己干活呗,他们融不融钱我们都得干活,除非他愿意分我们一点,否则怎么有影响?”

    刘以琦抿出一个笑容。

    王怡也是露出一个笑赫赫的声音。

    初次接触来看,他们大概是感受到了与陈年不一样的风格了。

    温晓光看着摄像机问道:“你们这个都是拍成视频的吗?要播放的?”

    “喔,还没有,还没跟你说清楚,怎么会乱拍呢,我们也知道您比较少的接受采访,这次算是咱们赶鸭子上架了。”

    温晓光显示出自己的宽容,“我们一向与媒体接触的少,并不是排外,你们来我还是要求要好好接待的,采访少这只是性格原因。另外,我个人还是不希望分心在其他方面,专心把事情做好,顾客是要看我的产品好不好,不是看我采访的好不好。”

    有个记者问:“那我们能拍吗?”

    “拍几张照片吧,另外我们聊聊。你们问的问题可以尖锐一点,没有关系,不要因为和我有陌生感就拘束,我还是很好相处的。”

    王怡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内心里她对于这样一位领导着在这几分钟内所展示出的自信、从容与进退有度的应对是非常赞赏的。

    “冒昧问一下您多大年纪?这个说实在话……您太年轻了,我和我的同行们在见您之前还讨论过,我想任谁都没有想象过您有这么年轻。”

    温晓光说:“我新年19岁。”

    “多少?!”

    “19.”温晓光把自己的身份证掏出来展示给他们,“我倒想说大一点,但是这个骗不了人的。”

    就这一点,好几位都开始提笔记录了。

    王怡有些无法相信,“您才19岁就已经创办这样一家公司了?”

    温晓光说:“嗯,我查过,法律是允许的嘛。”

    会客室里响起一阵哄笑。

    “哈哈,对,法律是允许,但实在太不合常理了,这样一个年纪,管理这样一家公司,您和同龄人太不一样了。”

    “每个人都和其他人不一样,不是我特别,大家都很特别,当然我就是知道会引起一些讨论,所以减少了面对媒体的次数。”

    记者发问:“您不喜欢别人讨论年龄?”

    “不是不喜欢,而是觉得没有意义,能出什么结果呢?”温晓光摊摊手。

    王怡察言观色立马放弃这条线,别人不喜欢就不聊了,剩下的自己用笔添上就完事,她说道:“那我们还是来关注这次最新的时间,也就是陈年陈总,他对于两家公司的竞争所作的言论,你了解了吗?”

    温晓光还真不知道,“他说什么了?”

    “他说凡客会赢,并且认为这次特卖活动是凡客拉上别的高端品牌为自己……造势。”

    “你是想说我们给自己贴金吧?”

    大家笑了一声,不言而喻。

    但对于温晓光的直接还是颇为意外。

    “首先赢不赢这个事情呢,这里面有个逻辑误区,因为企业的生死不是由对手的生死来决定的,而是你是否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果我在创造价值,我就是输了,相信也一定会存活,如果没在创造价值,客户是不会买单的,客户管你谁赢谁输?”

    温晓光始终保持笑容,即便是面对这个问题,“另外一个这次活动,实际上aurora是我的投资人,那个时候我缺钱去拉投资,想着怎么搭上关系,就想出了这个合作方式,没想到挺受欢迎的、”

    王怡觉得好像抓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内部消息:“您说什么?它最开始的来源仅仅是您为了吸引aurora的投资所提的方案?”

    “对,当时急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