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书法之道(推荐收藏啊)(第2/3页)  武法天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墨帖,武玄正从小跟随师傅之时,学习过些书法技艺,对书法之道不说精通,也了解一些。学书不但可以修身养性,而且或许还能在那书法的寂静之道中使功法有所突破。

    天下书法,流派众多,但字体不外乎五种,篆、隶、楷、行、草。各钟字体都有代表大家,篆书最接近古字体,字体波磔突出,横竖之间衔接也都直来直去,讲究方正直接不圆顺。

    隶书相比较篆书而言,则更加圆润,但是其字形也比较接近篆书。

    而楷书则是字体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古文字发展到今文字,隶书是过渡,那么楷书就是成品,自古以来,楷书大家数不胜数,诸如颜筋柳骨,苏黄米蔡,赵孟頫、欧阳询等人,留下了许多稀世精品。

    楷书又被成为真书或正书,讲究写字时身体中正,字体工整,其弊端就是书写速度过慢,因此产生了行书,行书相对于楷书而言,没有那么多“正”,字体之间的衔接也比较随意,但是也都有自己的法门,而不是乱“行”。

    草书则不能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书,而是一种近乎于画和字之间的艺术。其写字时讲究形乱意不乱,字乱神不乱,风格豪放不羁,自成章法,所以写草书的那些大家大都是豪放不羁的骚客,甚至被人称为“疯子”,比如颠张狂素。

    武玄正五种字体都有所涉猎,但是其本身骨子里的狂傲,使得他还是更喜欢草书,而今天他临写的醉墨帖可以看作是草书中的代表性作品。

    四周寂静,正是学书的好时机,在极静之中,才能让人放松下来,看清自己。

    武玄正铺好宣纸,拿起湖笔,研了墨条,左手背在身后,俨然一大书法家风范,就开始写。

    运笔之间,武玄正的身心完全沉入那癫狂的书法境界中,感受每一个字的运转笔法,随着这字的起伏,一会儿似游龙戏四海,一会儿似古树身不动,一会儿遨游九天,一会儿深入九幽,不知不觉间,武玄正竟然慢慢闭上了眼睛,而笔尖却并未停止运转,武玄正手中的笔仿似通灵一般,在纸上不停游转,一会儿慢如蜗牛,一会儿快如猛虎,一停一顿之间,整个笔身竟然带着悠悠的金色光华。

    而此时武玄正浑身更是罡气流转不断,整个人的心完全沉浸在这笔尖和那醉墨帖带来的意境之中。点点神识随着笔运转的方向运动。

    越是往后写,武玄正身上的罡气越来越强,此刻武玄正全身已被金色罡气笼罩,而这金色罡气不似先前那般明灭不定,而是像有形的钢板,已经趋向于实质化。

    此时宣纸已经写完,武玄正身体依然随着笔尖移动,竟然在凌空书写,而更神奇的是凌空中竟然出现一个个罡气化的金色大字。

    此时书房中金光璀璨,仿佛有仙人降世一般,祥瑞万千,看得人眼花缭乱。

    突然,最后一个字即将写完,武玄正不自觉的在笔尖灌注全力,用力往下一点,只听得“哧”一声,一点罡气竟然脱离笔身,向地面激射而去,地面的地砖被击穿,落出一个小洞,这洞足有二十来公分深,要是激射在人身上,其后果可想而知。

    此时,完全沉浸在醉墨帖意境中的武玄正缓缓睁开了双眼,接着全身光芒内敛,长出了一口气。

    看到脚下的一个小洞,武玄正有些惊讶,心想必然是刚才沉浸之中,不小心激射而出的罡气,洞穿了地砖。

    难道在这极静而又癫狂的书法意境中,突破到了罡气离体的境界?

    武玄正急忙运转小无相功,撑起先天罡气圈,他发现,除了周天脉络上的大穴都被打通外,身上的十几个**竟然也被打通,而后融入了内力,与其他大穴遥相呼应,连成一片,而此时的先天罡气圈,不似先前那般忽明忽暗,而是完全的成为了一个实质化的罡气圈。

    终于把这实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