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第1/3页)  青春198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14年12月以后,在单位也不算是新人了,业务能力也都有长进,这工资待遇也跟着翻了几番,一个月都能领到好几千,除了生活用品的费用,手头上也就开始有了节余。这手头一有点宽松了,再加上图书阅览室的那些旧书都已经被我看腻了,想看新书的心情实在膨胀,这购书的恶习又开始染上了,而且还停不下来了。五星街的新华书店也是常去的地方,然而书店的书还是太贵,确实还是下不去手。

    2015年元旦的时候,在同事们的教学之下,开始懂得使用淘宝,淘宝里的书籍确实要比书店里的便宜得多。既然那么便宜,下手也就没有那么揪心,这购书的恶习就这样转移到了网上去了。不到三年时间里,这购买的书籍又是好几大堆,装在箱子里的话也有好几个箱子的了。这购书的恶习也真不懂何时能改掉,也不懂能不改掉,或许也只有等到饿着肚子的时候,两手伸向口袋空无一物的时候,才不敢这样乱出手罢……也许吧……

    说到淘宝,倒是让我想起一件事,2014年十月份的时候,有位朋友问我,你有微信吗?我们加个微信吧,这样就方便多了。我顿了一下,然后说:“没有”,那时的我,确实还不懂微信是什么东西。后来我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微信和qq一样,都是腾讯的一款聊天的工具。之后也就申请了一个微信号,也谈不上申请吧,因为那时直接用qq号就可以登录微信的。那时的qq用户群还是很庞大的,都是腾讯的平台,一号多用,用户这样迁移也是很正常的事。

    用qq号登录了微信之后,对微信的感觉并不是很好。这不好的感觉,怕就是受到那惯性的旧思维所左右。而且那时微信的功能又少得可怜,就只能发图片,然后加上几百个评论性的文字,或许就是这微字的真正要义罢。还不如qq的相册功能好用,更主要的是没办法写长文,没有日志功能,但是那几年刮的是“微”字流行风,什么都要带微字,微信啊、微博啊、微商啊、微服务、微银行、微电影…等等……不管是什么活动,什么行业,什么行为都要讲究一个微字,才能突显出来自己是走在潮流前面。

    然而对我这个与时代接轨、与潮流前线比较落后的人,对微信始终是没有太多好感。所以用qq号登录了那次以后,也就一直没在登录过微信,当时还是用qq,只因为已经太习惯了。然而微信的流行,也是必然的事情,用qq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直到2015年6月份,被迫才慢慢开始用起了微信,因为同事、家人、亲戚、朋友们也都已经在用微信了,就我一个人还在用qq,又有什么意义呢。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先生的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法则,永远是不可抗拒的真理。社会和环境不会迁就你的,想要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去适应,不管你愿不愿意,开心或不开心。有些事情不知道还好,但是始终也都会揭晓——原来自己和社会脱节已经是那么的严重,脱得已经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或者是说已经脱得不大愿意去跟罢,只沉浸在过去的思维习惯中,沉溺在旧事物的依恋中无法自拔出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跟着这不知不觉、不着边际的意识流动,也就不自觉的扯出了这么些个毫无关联的内容来了。起初是想写点关于写信的交流方式,现在却扯出了一大堆与写信无关的事情。或许也算有关联的罢吧,毕竟万物皆有联系也不是无中生有的事情罢。

    qq、微信等等互联网的沟通交流方式,不外乎也就是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和钢笔、信纸并不二异。这里又开始不自觉的又提到了写信的事情,起初也是想写一些和书信有关的内容来的。没办法控制自己跳跃的思绪,也趁着现在这意识还停留在书信的记忆里,那么就写一写和书信有关的事情罢,写一些和书信有关的记忆吧。

    就在昨天,也就是2018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