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9章 怎么安排?(第1/2页)  这就是等价交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我并不是这个课题项目组的成员啊。”夏路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两位老师你们亲口说过,这个项目的首期经费是500万元,其中用于人事奖励方面的占比,最多不得超过20,也就是100万封顶。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有些事情必须要讲清楚。

    曹正刚立即作出决定:“夏路,从现在开始,你是我们课题项目组的正式成员。”

    “立项的时候,申请人写的是曹老师和我的名字,团队成员由我们挑选,最终将以论文作者栏上的名字为准。”余枫说到,他递给夏路一个u盘,又道:“u盘里有论文标准模板,以及我和曹老师做的aple验证的结果分析表。夏路你就在这上面修改吧。”

    “哦,好的。”夏路接过u盘,又问:“作者署名,该怎么写呢?”

    论文署名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也是要提前问清楚的。

    “夏路你是一作,这是毫无疑问的。”曹正刚很坚决的说到。

    “嗯,明白。”夏路点点头,遂继续提问:“那通信作者写哪位老师?”

    “至于通信作者……”曹正刚和余枫对视一眼,两人通过眼神进行沟通。

    不论你做什么科研项目,体现科研成果的正式途径只有一条---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学术专著,以论文居多。

    论文署名栏的第一作者是对这个项目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

    通信作者是整个项目的负责人,他的主要任务是拉经费,以及确定课题的整体框架。

    职称、房子、今后能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或者读研、读博、评优、拿奖学金,论文是排在第一重要位置的考核要素。

    多发表论文是一方面,你的名字出现在署名栏上的哪个位置同样重要。

    一作也好,通信作者也罢,出现的次数当然越多越好。

    曹正刚和余枫之前的约定是,通信作者写曹正刚的名字,一作写余枫的名字。

    下一个项目,如果两人还有合作机会,那么通信作者写余枫的名字,一作写曹正刚的名字。

    现在,半路杀出个夏路。

    干货摆在这里,曹、余两位老师不再把夏路当作一位大一菜鸟,夏路晋升为利益瓜分者。

    确认过眼神之后,余枫说到:“这样吧,一作是夏路,通信作者是曹老师。”

    “e……那余老师呢?”夏路问到。

    “我啊,随便写个什么就好了。”余枫无所谓的说到,完事提醒一句:“夏路你的两位师兄,你别忘了把他俩的名字也写上去。”

    “好的,知道了,那我先回去写论文忘了。”把所有的事情都问清楚了之后,夏路离开办公室,回到寝室写论文。

    来自余枫的u盘里有两份文件,一份是余枫、曹正刚之前写的论文的可编辑版,另一份是aple验证的数据表格。

    此时夏路面临的不再是学术问题,而是做人的技巧。

    夏路自己写的方法,是可以直接发一篇论文的。

    但他不能这么做。

    因为曹、余两位老师让夏路旁听,夏路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课题。

    等以后做大做强了,夏路也许有机会去申请课题、申请经费,自己当老板,建立自己的班子。

    然而现在的夏路没这个资格。

    这篇论文,或许可以成为夏路的敲门砖。

    至少在当前阶段,夏路应该和曹、余两位老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两位老师是夏路的学术引路人,是他俩在偶然之间指引夏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基于上述考量,夏路开始修改自己的论文。

    夏路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