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八章 煮酒论买家 二(第1/2页)  这个三国不对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操?不行、不行!那个阉宦之后?他连自己家族都背叛了、早年投身党人,却站在阉党对立面,他还能有什么德行,朕去投他岂不是找死?”

    不怪刘协看不起曹操。

    因为,曹操早年朋友很少,除了亲戚老乡之外,有数的几个朋友就是桥玄、袁绍、何顒了。

    曹操少年时,父亲曹嵩就已经继承了侯爵,并且出任统辖首都洛阳及周边要害地区、督查所有中央政府官员的司隶校尉,后来又一路青云直上,历任九卿和三公,成为东汉帝国的主要政府领导人,并且坐拥亿兆家财。

    作为这样一位大人物的嫡长子,曹操本是堂堂的侯门公子、相府少爷、炙手可热的政坛新贵,理应名列“京城四少”之一。

    即便相貌丑点、身高矮点,也必然有众多追随者整天跟在鞍前马后,他打个响指便足以呼朋唤友。

    但是,曹操早年经历却很有意思。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

    光和三年(1八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

    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

    明明是阉党之后,父亲曹嵩也是继承曹腾的爵位,曹操干的却全是与阉党作对的事。

    早年的曹操如此正直有仁义,只是因为他在太学求学时被党人洗脑,洗到了阉党对立面,背叛了家族亲人。

    可即便这样做,曹操也是两面不得好,出身阉宦之家,即便身在党人集团,也被党人看不起出身。

    反而使曹操早年名声狼藉,除了梁国的桥玄、南阳何颙以及擅相面的许劭看得起他之外,曹操还真一度以为他差不多废了。

    也就这两三年,曹操靠着努力,以的一个东郡为根基,慢慢发展到坐拥整个兖州,算是他过得稍微好一些的日子。

    不过,即便曹操有些成就了,但无论在声望上、还是人脉上、实力上,他与汉室宗亲刘表、刘璋,或是名门之后的袁绍、袁术依旧不能比。

    说起曹操这个候选买家,刘协脸上的嫌弃丝毫不遮掩,但是王富贵却仿佛没看到一般,接着说道:

    “陛下,正是因为他是阉宦之后,又背叛了家族,两面不得好,贫道才说他是接迎陛下的最合适人选。

    因为,无论是汉室宗亲刘表、刘璋,还是名门之后的袁绍、袁术等人,他们能割据地方,必然得有本土势力支持。

    陛下若是带着汉室老臣前去,必然会和这些本土势力争利益,我们初来乍到、根基不稳,怕是不一定弄得过对方。

    但这曹孟德却与天下诸侯不同,他的根基只在家族亲人,他早年举兵也只有曹氏、夏侯氏的族人追随。之后,他发布招贤令,在地方上招募豪强或者寒门子弟。

    曹操的根基很薄,陛下您身后的汉家老臣们,对他来说虽然是掣肘,但也弥补了人才的不足。毕竟,争夺地盘容易,想要治理好地方,还需要世家大族的人才。”

    毕竟,汉末天下间的人才,几乎都得是读书人,而能有钱读书的就绝不会是贫民。

    刘协身后的汉家老臣到曹操的地盘上,他们能很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不用混吃等死,和本地人抢位置。

    刘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