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1儿女婚事(第1/4页)  彪悍农女病娇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年王大儒没有回京城过年,他的孩子们过来陪他过年。

    王大儒家住在旭日小区,二号楼一单元一楼。他说老了爬不动太高,当初分房的时候要求在一楼。

    王大儒喜欢看书,种花种草。韩一楠在一楼给他往外拓展了一下,盖了两间阳光房,供他养花种草,逗鸟。

    房子装修好,王大儒就写信,让老夫人带着老嬷嬷从京城过来了。老两口,身边有两个伺候的老用人,在五峡镇住得很惬意。以后老了,就在五峡镇养老。

    五峡镇出行方便,道路修得宽敞平坦。环境优美,有新建的商场,城隍庙,步行街和夜市,还有五峡镇百姓公园。

    对于这里,老两口觉得不比京城差,但住着比京城舒服。王大儒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只要得空,几个子女会轮流带着孩子过来看望老两口。

    这里的教育,和京城的不一样。要不是听说明年大秦的学堂,会教授五峡镇印刷出来的课本知识,几个孙子就要送到这里来读书了。

    其实别看王大儒在京中有一套三进的宅子,人多,住起来也不怎么宽敞,还不如住在这里舒服。两个儿子在京城翰林院就职,熬资历。倒是羡慕老父亲在这里,轻松自在,月钱比在京城高一倍,当然做的事情也是至关重要的。

    今年过年,两个儿子带着妻子孩子过来,客房里摆了一个上下铺,能睡下四个孙子。两儿子睡客厅,孙女儿跟着他们母亲睡卧室。好在两个老仆也是一对夫妻,阳光房旁边有间小房子他俩长期住在那里。

    就这么挤着住着,还经常来。一是孝顺,二是都喜欢五峡镇的气氛,还有环境。

    大年初二,韩一楠、轩辕玉晟和萧何来到王大儒家拜年。

    韩一楠上前拉了门口的门铃,里面传来一个小姑娘的声音:“谁呀?”

    门从里面打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伸出小脑袋:“新年好!”

    “小妹妹新年好,我叫韩一楠,是来给王大儒和老夫人拜年的!”

    韩一楠话音刚落,里面传来王大儒的声音:“一楠来了啊!”

    “哎,还有晟公子和萧何也一起来了!”韩一楠笑着道,“王大儒,新年好!”

    王大儒来到门口,欢喜的道:“殿下,国师大人,县主,新年好!快进来,快进来!”

    招呼三人进门,坐在客厅沙发上,上了茶和果子点心。

    王大儒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出来打招呼,行礼。韩一楠一看这一屋子住了十几个人:“您这住的也太挤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我盛景名都的房子空着呢!”

    “一家人挤在一起热闹!”王大儒哈哈大笑,“他们非要在这里挤着,撵也撵不走!”

    “是您儿孙孝顺,您好福气!”孩子们大老远不辞辛苦,挤在这么小的房子,陪老人过年,这是孝顺。

    王大儒笑着点头:“是啊,儿孙孝顺,老夫深感欣慰又感动。”

    儿子媳妇忙说应该的。

    说了一会儿话,王大儒要和萧何下围棋,其他男孩子都去观棋去了。留下韩一楠、王老夫人和两个媳妇几个孙女,在客厅聊天。

    聊了一会儿天,韩一楠去看阳光房,发现里面除了种了花花草草,还中了葱和蒜。还有一块地方空着呢。

    “老夫人,我那得了一种好种的青叶菜,扦插根就能活,明天我给您送些过来。您种上,过不来一个月,您就有新鲜绿叶菜吃了。”

    “那感情好,哪里能麻烦县主亲自送来,明日让老仆骑自行车取来就是。”王老夫人每日绣绣花,种点花草和小菜打发时间。要不然就是出门走走,偶尔去印刷厂看看。

    韩一楠笑着道:“送个菜苗,也不耽误事儿。反正我明日好要来的,顺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