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发财到广东(第1/2页)  八十年代长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广东,说是白玫的第二故乡一点儿都不夸张,她曾经在这里生活工作了15年,对它的了解已经完全超过了她的出生地,那些最美好的、困惑的、奋斗的青春年华都埋葬在这里。

    3月9日上午10点,广州市火车站。

    80年代后期,“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顺口溜传遍大江南北,激荡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南下淘金。

    新春三月,正是南下的高峰期。背着大包、扛着行礼、穿着粗布衣裳、操着不同口音的人,形成了汹涌的人潮。拥挤的火车站站台出站口,三个人挤在人潮中几乎迷失方向,王兴发拉紧白玫的小手,就怕被人流给挤丢了。

    如果这时候从上空俯视,出站口就像是一道闸门,汹涌喷出的是成千上万的人。

    从地广人稀的北方,来到人流如织的南方都市,就算是已经在京城见识过了拥挤,依然还是瞬间被淹没于人潮。

    虽然早就猜测到这时期的广州会很发达,但是看到这样多的人,依然让三人震惊到失语。

    跟着人潮一路出了火车站,在就近的报刊亭买了份地图,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先得看图说话。

    顺着站前广场往下走,广场两侧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卖衣服、鞋子、日杂、蔬菜水果、电子产品、香烟、汤面包子的,应有尽有。广场上还有一些挑着担子的流动摊贩,摆了地摊卖些水果、小商品。

    买的人卖的人都是笑容满面,不同的乡音混杂着手势比比划划的交流,显得热闹非凡。

    广场周围还有三五成群的人们,用行礼围成一个个圆圈或席地而睡或茫然四顾。

    这个时候,广州还没有适应这么大的人流量的人才市场,想要找一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躺在地上睡觉的基本都是女人,男人们应该都跑出去找工作了,等找到了需要招人的工厂,她们才能有一个落脚地。

    有些人看起来满脸麻木疲惫,人人都向往发财梦,可是真到了这里却又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淳朴的农民,口舌木讷,不会推销自己,以至于被迫成为了一种形态,那时候的人们对这些滞留在各种车站的农民工,有个充满讽刺的称呼——“盲流”。

    走出广场,一路向前。街道两侧商铺林立,马路是平整的水泥路面,行驶着老式进口的红色出租车和白色的公交车,站在马路中间穿着白色制服戴着白手套的交警,站在红白相间的圆形指挥台上,在大太阳底下认真负责的用手势指挥交通。

    走过人行道,前面立交桥底下就是出租车停靠点。

    直到上了出租车,白玫的心跳才恢复正常。

    想要发财、要找捷径,广州是不二之选。飞机票没有门路一时半会的没买着,唯一的交通工具就剩下火车了,她别无选择。

    广州人都知道,80年代末90年代,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广州火车站。本地人不是逼不得已,绝不会去的地方就是火车站。

    跟从没来过这里,看什么都新鲜的爷爷和姚叔叔不同,白玫对这个地方是听说了太多太多了。

    偷、抢、毒、骗,你能想到的、你想不到的各种犯罪,这里都有。这类犯罪不分白天黑夜,当然,夜幕掩盖下只会更猖獗。

    最初来这里的目的都是为了一份工作,找到了工作的“盲流”是幸运的。很多人,能够守住底线,宁可饿晕也不会想到偷和抢。但也有些人,他们的底线很容易动摇,更何况还有一些早就存在的,拉扯着黏连着,一切就乱了,越来越乱。

    乱到后来,有限的警力根本难以管理。据说,那时候,就连火车站辖区派出所的警察都从不让亲人来看望他,因为太乱了,就连他们都没法保证自己和亲人们的安全。

    让出租车一路向着市中心开,目的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