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请命出征(第2/4页)  兴汉使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唯独刘备,面不改色,不仅吃饱喝足了,还把剩下的都打包带走。

    刘正等人不再关注刘备,重新回到主桌,继续饮宴。

    刘焉灌了一碗酒,怒气冲冲的对刘正说:“我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刘备,这样厚颜无耻的人。”

    刘正说:“明公,这刘备坚韧,将来或许会有一番作为!”

    刘焉冷笑着说:“就凭他们!”

    刘正不再说话,他肯定不能告诉刘焉,他们父子,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为将来的刘备,做了嫁衣裳。

    刘焉见现场的气氛,逐渐的冷了下来。为了活跃气氛,于是就问:“佑兴,你的祖上究竟是什么人,按理说你也姓刘,没准咱们是同宗。”

    刘正说:“明公说笑了,我可拿不出族谱与明公印证,共叙同宗之谊。”

    刘焉借着酒意,尝试着提议说:“佑兴,你看这样好不好,我把你的名字放在我的下面,作为汉鲁恭王一脉的直系后人,你看怎么样?”

    刘正说:“多谢明公抬爱,刘正无福消受,请恕我失礼了。卢师曾经说过:大丈夫立世,当顶天立地,靠爹靠娘靠祖宗,不算是英雄好汉。天生我材必有用,有志男儿当自强,还请明公,成全刘正的私心!”

    刘正借着酒劲,向刘焉行了一个大礼。

    刘正可没有上赶着,给别人当儿子的习惯。草屋三结义,那样的事情,可一不可再。

    就在主桌上的四人,即将陷入尴尬状态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小将走了进来。他的打扮与赵云一般无二,只是比赵云略矮三寸,脸却比赵云黑上三分。

    刘焉忙向几人介绍说:“诸位,这位便是,跟随我多年的张校尉,姓张名任字子勇,蜀郡人,勇武过人,精通兵法。子勇,有什么事情吗?”

    张任迟疑着问:“主公?”

    刘焉说:“子勇,在座的都是幽州栋梁,直接说吧!”

    张任说:“主公,青州刺史龚大人,派人血书求救!”

    刘焉说:“龚景那小子,不是一向用鼻孔看人的吗?怎么连我都不如,区区黄巾军贼众都搞不定,他的青州军,都是吃干饭的吗?”

    张任说:“这是龚大人的亲笔信,请主公过目。”

    刘焉接过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刘君郎公钧鉴:

    青州连年大旱,灾疫四时不断,民众流离失所,逃往幽州的,更是不计其数。

    太平道趁人之危,广施符水,愚弄百姓,邀其从贼。

    贼分两路,一路盘踞东莱郡,杀官戮民,无恶不作;另一路流蹿泰山郡,遁入深山,骚扰地方。

    十万黄巾军,云集齐鲁大地,一时之间,官府倾危,民众倒悬。

    我本打算屯兵定陶,进则攻泰山黄巾军贼众,退则剿东莱黄巾军逆贼。

    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贼将单经,精通兵法;贼帅管亥,划地为治。

    青州一隅,令出多门。我奉命保卫青州,奈何民力不丰,兵丁不足,只能望海兴叹。

    单经率黄巾军八万众,将我困在了定陶。

    就在我打算,自尽以谢青州百姓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幽州乡勇大军,全歼贼帅程远志部,保靖了地方。

    这才厚着脸皮,派人前来涿县求援,好还青州百姓一份安宁。

    还望明公,念在大家同僚一场的份上,伸出援手,把我从苦海中拯救出来。

    我翘首以盼,等待着幽州兄弟们的到来。

    落款是青州刺史龚景,还用上了青州刺史大印。

    刘焉读完信之后,望着同桌的刘正等人。

    刘焉问:“伯圭,你怎么看?”

    公孙瓒说:“大人,乌桓近日蠢蠢欲动,白马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