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刘正放粮(第2/3页)  兴汉使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讨逆校尉部的大名,在开阳城中家喻户晓。

    放粮结束之后,刘正看着官仓中,剩下的五万余斛粮食,决定让张世平安排人,提走四万斛,存放在兴汉商会的,秘密粮仓之中,以备不时之需。

    刘正又让人,把幸存的开阳城属吏找出来,代为接管官仓,等待着新任上官的到来。

    重新整饬一番之后,大军起程,沿着范阳军的前进路线,快马加鞭的急行军。

    再说刘备三兄弟,领着范阳军单干,为了摆脱兴汉军的阴影,特别的加快了行军速度。

    不日便到了牟城东面,看着坚固的城池,和城墙上旌旗林立的,黄巾军守城部队。刘备有些后悔莫及了,仅凭手上的四千余人,想要攻城,只能诱敌出城,在野战中斩杀黄巾军贼将,才有可能一举成功。

    刘备令张飞上前挑战,张翼德的那张嘴,死人都能骂活。李典气得七窍生烟,就要不顾一切的出城。

    众人劝不住,李典冲出城门之后,才与张飞交手两合,便被丈八蛇矛,刺在肩膀上,拉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

    李典受了重伤,仓惶逃回。

    数百名黄巾军战士,拥护着受伤的李典,从西门逃出了牟城。

    要是换了别人,牟城就大局已定了,只需要派人招降,城池就唾手可得。

    然而第一个攻进牟城的,是张飞。他一门心思的,想要斩杀李典,成就讨伐黄巾的,斩首之功。对于那些挡路的人,不问青红皂白,一矛捅过去,非死即伤。

    刘备带着主力赶到,见张飞正在向前冲杀,还以为牟城黄巾军,仍在负隅顽抗,也加入了战团。

    其实李典和黄巾军主力,早就已经逃走了。剩下的这些人,都是牟城本地人,只要开口招降,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结束战斗。

    然而张飞杀得性起,刚开始还是,只杀黄巾军贼众。后来杀红了眼,凡是反抗范阳军的人,都是一刀下去。直到最后,见人就杀。

    刘备进了牟城之后,马不停蹄的追赶张飞,当他赶到的时候,正是:牟城全民反击的关键时刻。

    若是刘备理智一点,以大义招降,也可以免除牟城的悲剧。

    怎料刘备见张飞有危险,关心则乱,二话不说,就下令全军出击。

    牟城的百姓愤怒了,以前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屁民家中安心坐,现在倒好,飞来横祸,大家都没有了生路。于是就开始了,殊死抵抗。

    那些本来就,对汉室极度失望的豪强,更是揭竿而起,给了范阳军,沉重的打击。

    眼看这牟城,就要上演一场大屠杀,好在邹靖及时赶到,才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发生。

    牟城百姓纷纷告状,邹靖无奈,只得交给刘备全权处置。

    刘备为了保护张飞,不得不找出几名屯长,做替罪羊,才暂时的安抚了百姓。

    刘正来到牟城,听说了城中发生的惨案之后,忙命张绣带着西凉团,帮助百姓安葬死者,重建家园。替兴汉军争取民心,以免受到范阳军的拖累。

    鉴于范阳军的这次意外,刘正紧急的召开了,营以上会议。

    刘正说:“发生在范阳军,身上的事情,也许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落到在座的诸位身上,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战场上杀红了眼,同袍义气一上来,谁能挡得住!大家都说几句,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太史慈说:“校尉大人,想要避免这一点,其实很简单,令行禁止就可以了。”

    刘正冷笑着说:“子义,你真的认为,是那些屯长的错吗?”

    太史慈问:“校尉大人,难道这中间另有隐情?”

    刘正说:“你可别忘了,领军之人,可是张飞,幼平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