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辩论(第1/3页)  军事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路上,鲁育文叮嘱诸葛亮:“云天,见到我们师长,可千万别把中央军的真实情况说出来。”

    “子君放心,在下心中有数。”

    几天后,二人来到南京,鲁育文将诸葛亮安排在宾馆后就去见孙晓珑,孙晓珑将曹知行发来的劝降电报给他看,并告诉他以张子强为首的一帮参谋军官提议归顺中央军,以免生灵涂炭。

    鲁育文看过电报,问道:“旅座,那您的意思呢?”

    “这,我也还没什么好的办法对抗中央军。子君有何高见?”

    “旅座,卑职认为这些人的话不可取,谁都可以向中央军投降,唯独您不可以。”

    “……为何?”

    “卑职这些人投降,中央军或许会加以重用;但您是一方诸侯,曹知行肯定会对您加以钳制,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忧,所以卑职认为,您不可以按张参谋长说的做。”

    孙晓珑点点头,说:“不错,他们出的主意太让我失望了。你说的对,无论如何都不能归顺中央军。但中央军来势汹汹,只怕我们未必抵挡得住。”

    “旅座不必担心,此次卑职将独立团诸葛参谋长带来,与您商讨此事。”

    “就是他用火攻把中央军烧得焦头烂额?”

    “正是,卑职已安排他下榻宾馆。”

    “好吧。明天一早,带他来司令部,让他先见识一下张子强这些投降派。”

    第二天,鲁育文带诸葛亮去见孙晓珑,再次嘱托诸葛亮不要说出中央军真实实力,诸葛亮答应了。进去一看,只见张子强等一班参谋,正襟危坐地等着他们。鲁育文告诉诸葛亮,这些都是主张投降的军官们。

    张子强首先开口道:“来者可是独立团诸葛参谋长?”

    “正是鄙人。”诸葛亮回答。

    “久闻诸葛参谋长隐居隆中,还自比俾斯麦和木户孝允?”

    “惭愧惭愧。”

    “据我所知,俾斯麦号称“铁血宰相”,对普鲁士的崛起功不可没;木户孝允是日本维新三杰之一,这两个人都有匡扶社稷的大才。独立团刘团长早前还能偏安一隅,自从有了你这个参谋长,一直觉得是如鱼得水,可中央军一大兵压境,却一败再败,连容身之地都没有了,还不如当初。请问俾斯麦和木户孝允会如此窝囊吗?”

    “非也非也,有道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其实拿下湖北根本易如反掌,但我们刘团长为人仗义,不忍鸠占鹊巢。可刘琮却暗自向中央军投降,中央军这才如此猖狂。我独立团与中央军众寡悬殊,但却能借助火攻和水攻接连打败中央军的两个军。而且我们刘团长不忍心百姓们受苦,便掩护百姓们撤离,这才进军缓慢,不得不与中央军主力激战。即便如此,我们独立团全体官兵还能誓死与之抗争,不比那些夸夸其谈之徒,坐而论道无人可及;但临机应变却百无一能。这才是天下的笑柄!”

    张子强听罢,十分惭愧,一言不发。

    上尉情报参谋虞正翔问道:“中央军兵多将广,这次大举南下大有统一中国之势,你们独立团却不识时务,螳臂当车,还想拉我们801旅入伙,能有什么好结果?”

    “兵多将广?中央军很多部队都是以66师、36军和63师做的底,都是些杂牌军,不足为虑。”

    虞正翔冷笑道:“打了败仗,又走投无路,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你可真是大言不惭啊,诸葛参谋长!”

    “我团之所以退守荆州,就是为了等待时机反攻回去。你们801旅兵精粮足,还有长江之险,更有比北洋水师更强的新式海军,这么多有利条件摆在这里,你居然还恬不知耻地去巴结中央军,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

    “诸葛参谋长,你说这么多,不就是想学苏秦张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