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七夕(第1/4页)  来生勿入帝王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奕桢一时不察,失了言,待要补救,已是来不及。看得左右行人熙熙攘攘,拉了嘉楠温言劝道:“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我当日撒了一句谎,传出去了。此处说话着实不便,你若想知道,一会儿咱找个僻静的地方好好说成么?”

    嘉楠点点头应了,于是俩人牵了手,往秦渠行去。秦渠名为渠,实则是天京诸多内河中的一条,两岸遍植紫薇与国槐树,此时正是紫薇与国槐的花期,碧绿的河水里不仅倒映着七月的霞云,也映入了火红的蔷薇花树冠,还有那翠绿中点缀雪白的国槐枝条,五彩斑驳,恰似水里荡漾着无数的华锦。

    因着此处别致的河景,每逢七夕来放河灯的人格外多,沿河一溜儿的小贩在兜揽生意,推销自家的灯盏,有千重幻莲的,百年好合的,扎了牛郎织女人偶的,又有一座鹊桥连了两盏灯的。

    嘉楠穿的是玉琼的宫装,鹅黄的衫儿,水色的裙并同色的披帛,头发挽了双环髻,用两根丝绦缚住,耳朵上挂一对红珊瑚的坠子,通身既无绣花纹饰,也再无多余首饰。奕桢也是依旧是一身兵卒打扮。二人衣饰朴素,连周遭略打扮过的小情侣都比不过。

    但俩人长相实在出众,嘉楠自是粉雕玉琢,杏目琼鼻,天生自有华贵之气,奕桢也是剑眉星目的风华少年,不知不觉有些引人瞩目。好在虎豹骑的衣饰尚有震慑之用,普通宵小见了,倒知道不要招惹,因此还算太平。

    到了渠边,嘉楠心中有事,随意选了两盏莲灯就要走。奕桢实在不想提旧事,不知道如何开口,只好拖延到:“好容易一起过一次节,就选这样两盏灯敷衍我么?”嘉楠实话实说:“心中有事,实在等不得。”

    奕桢一向唯嘉楠之命是从,情知今日是瞒不住旧事,只好抬眼看去,渠边可放灯处皆挤挤挨挨的满是人影,心中欢喜,再此拖延到:“楠楠,你看到处都是人,实在没有可说话的地方。我们今日只专心放灯可好?”

    他越是不肯说,嘉楠越是觉得有古怪,愈发不肯罢休,站起来四下张望一番,见得前方有一老槐树,灵机一动:“咱们到那株树上去罢!”

    这国槐已在秦渠边生长多年,有两小儿合抱之粗,自五尺多高处开始分杈,枝繁叶密,雪白的槐花咕嘟嘟一串串垂下,确实是个隐秘的所在。

    既知躲不过去,奕桢也无法,只得陪了嘉楠到了树下,先扶着她上了树,然后自己也利落地爬上去。俩人择一处枝叶繁密,枝干粗壮之处坐定,果然脚下虽有人流川流不息,然并没有人驻足,也并没有人注意到头顶,俩人压低了嗓音说话,确实也不虞被什么人听得了一句半句去。

    嘉楠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当日不说,必是有什么为着我好的缘故,但现在还有什么可顾虑地,不可再瞒我。”奕桢无法,只得缓缓道来。

    其时是前世的通正六年,嘉楠与阿日斯兰唯一的儿子阿迪亚虽已经登基六年有余,但仍不足八岁,还是个孩子,朝事是嘉楠以太后身份打理。阿日斯兰死的太早,苏合扎的残部尚未除清,由其次子伊德日统领,加之嘉楠继承阿日斯兰的遗愿,继续在北漠进一步推行集权,加强与天南的边贸,使得有些部落王公认为是她这个南来的女子在推行”南学“、”南政“,十分抵触,蠢蠢欲动。

    伊德日便领着苏合扎的残部在北漠的北方各部间串联,这些部落离燕城颇远,一向少有享受到通商的好处,心中早有邪火,被伊德日一点就着。串通好了之后,便趁着传统的那雅尔节日会盟的时候,在燕城外的库斯古尔湖畔向嘉楠母子发难逼宫。

    嘉楠携着幼子,被亲卫拼死护卫从会盟之地杀出一条血路回了燕城,但燕城随后被叛军团团包围,实在是情况危急。幸而燕城有与玉关通消息的信鸽,一封求救信才到得了镇守玉关的镇远军统帅奕桢的案头。

    奕桢接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