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3 章(第1/4页)  枪杆子194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条子收好了,将来谁再找到你,那是凭据。

    有个堂哥,也来登记。我说你不是参加红军了吗?我们当年一块参军5个人,有他一个,这么多年我以为都牺牲了,谁知他回家当了土匪。我说你做过什么坏事没有,他不吭声。我走后,听说他把qiāng扔塘里,上吊自杀了。

    下山投诚的土匪,重要头目送jiāo当地政府处理,其余都集中起来学习,用现在的话讲叫办班。讲形势,讲政策,认清形势,懂得政策,重新做人。记得还讲《土地法大纲》,大都是穷苦人,还要土改分田呢。我们就是去人讲课,让他们选出各级负责人,吃呀住呀,从起床到就寝,完全自己管理自己,连个哨兵也不派,先后几千人,没有跑的。

    冯春波狡猾,手下有帮死党,几次侦察到他在什么地方,都让他跑了。我们就来个“空山计”,到处搜剿,就留下两座大山不动他,一些匪首、骨干就往那里跑。那山也真大,一座山彻底搜一次,没有五六千人不行。这时民兵组织起来了,把土匪jiāo上来的武器发给他们,搜山行啊。待周边地区土匪基本都被轰赶进这两座大山了,我们就动手了。夜里出发,拂晓都赶到了,照明弹打上天去,十几步一个人,就开始往山上拉网。下午1点来钟,两座山都搜到顶了,头头脑脑的抓了不少,却没有冯春波。这小子钻山了、土遁了?当地老百姓传得神哪,说他能飞檐走壁,还会什么缩身术,老鼠洞都能钻进去。

    我说仔细搜,同时下令各团营连抓紧时间,审问俘虏,今天一定把这小子抠出来。

    3点来钟,377团2连在个山洼里捉住个土匪,年纪不大,提个水壶,问他干什么,说给司令送水。让他带路,在个山洞里捉住个人,4O来岁,大个子,满脸横ròu,正是冯春波。

    8月份进大别山,8个月后出山,也没打什么像模像样的仗,关键是政策对头,发动群众,擒贼先擒王。对付土匪.光抓些喷罗,匪首还会聚集起人马。抓住头目,就树倒糊粉散了。

    比之大别山剿匪,赣西南就是另一种情形了。

    这年6月,江西基本解放后,剿匪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境内匪患严重的是赣西南,地处三省jiāo界,偏远、闭塞、多山,便于土匪藏匿、活动。谁都知道,这里当年曾是著名的红区,也是得益于这种地理环境。而今,盘踞在这里的两大股匪,一是以黄镇中为首的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再就是活动在井冈山地区的惯匪肖家壁。

    黄镇中原是红军,变节投敌后,为获得主子赏识重用,疯狂报复,杀人如麻。据《陆军第五十五军大事记)载,自1930年起,他和他的队伍在老区杀害8万多人。赣西南解放前夕,这个魔头率队逃上了翠微峰。

    翠微峰又叫赤面寨,位于宁都县城西北10华里,峰立如剑,仅有一石阶小路攀登可上。西有王竹寨,北有观音山,均地势险要,三山相连,互为屏障。太平天国时期,周围官僚地主,都逃来这里,太平军围攻数年未下。1931年第26路军宁都起义后,当地反动势力又逃上翠微峰,凭险顽抗。红军首先攻克观音山,又打下王竹寨,再战翠微峰时,云梯架上几次,都被山上滚下的巨石砸坏。红军伤亡太大,就采取“长围久困”战法,在山下四周设立哨棚,5米左右一个,每棚一个班警戒执勤。这样围困半年之后,山上断粮,有的饿死,有的乘黑夜用绳索坠下悬崖逃命。红军乘势展开政治攻势,又经月余,山上守敌才缴械投降。

    四野大军南下,guó mín dǎng人心惶惶,黄镇中不惶。人说“狡兔三窟”,他则是铁了心只有一窟,就是翠微峰。在他的心目中,蒋介石跑去的那个汪洋大海保护着的台湾岛,都不如翠微峰牢靠、保险。

    这个赣西南的大魔头狂言叫嚣:有了翠微峰,就有江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