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不敢玩假投降了,就好剿多了。
王世轩老人说:
我们师在南宁地区剿匪,10多个县,3个团散卿哪都是,形不成拳头,对土匪也就形不成展慑。10月份开始重点进剿,情报说宾阳县大桥乡有千把土匪,师里集中两个团去打。战前动员,政治部王仲如主任讲话:今天咱们白天睡觉,晚上出发,门板不用上,铺草不用收,这次不算违巧以己律,打好背包就出发。
那时进剿,一般都是晚上出动,拂晓包围,天亮就打。土匪不抗打,一打就散,钻山,要想歼灭他,先得包围他。土匪情报快,你得神不知、鬼不觉地奔袭,才能包围他。咱们东北那山,顺山梁这山到那山,广西大都是馒头山,下了这山才能上那山。那地形人少了不行,晚上也不行,白天好搜山。
在大桥乡捉住个土匪头子韦源乡,他爬山钻洞到处藏,3天没吃喝,老百姓领我们抓到的。
大桥乡有个村子,40来户人家,不听土匪的,没一个人当土匪。这还了得?韦源乡派土匪打了一个来月,没打进去。鸟qiāng土锐,长矛大刀,男女老少齐上阵,快要顶不住了,我们去了。老百姓乐坏了,说大军是救星呀,没有大军我们迟早让土匪灭了,一个也活不了。村里人给我们当向导、抬担架,帮助甄别俘虏,年轻人要求参军打土匪。
刘国玺老人说:
重点进剿后,我们到大瑶山剿匪,当时我是1营代理教导员。
大瑶山位于修仁、荔浦、蒙山的三角地带,千山万壑,山大洞深,悬崖险谷,到处原始森林,你说土匪能放过这么个地方吗?号称有8个军、13个师、两个纵队,还有个什么行署指挥部,实际上成了当时全省土匪总指挥部所在地。
大瑶山剿匪的总指挥,是李天佑。1951年刚过元旦,一声令下,大瑶山周围封路封江,十步一岗,五步一哨,路口渡口,山道隘口,更是严守盘查。没有通行证,谁也不准进山出山。
进山后,土匪到处打qiāng。路口有“报音筒”,把竹子从一人高处向下劈开,用绳子扯住,碰上啪嗒一声弹回去,土匪就开qiāng。路边埋上竹签,你往路边一躲,就扎上了。那时我们穿种厚底布鞋,东北人叫“傻鞋”,一般扎不透。山脚是春天,山顶是冬天,积雪,滑,上山下山一下子跳溜出上百米,那人钻进草luǒ子就没影了,大家叫“老头钻被窝”,有的摔下悬崖就牺牲了。
大军进山,土匪就散了,就以散对散。村村驻兵,一个排,或一个班,门口挂俩牌子,一边“剿匪司令部”,一边“自新登记处”。再散也有拳头,咱们人多呀,参加会剿的还有53军。还组织“飞行队”,一个排或是个加强班,都是抽调的精干人员,轻装、快速、灵活,哪里有股匪出现,立即出动。
那时连以上干部,大都在地方兼职。像我们团在修仁县,政委金更夫兼县委书记,我兼通江区委书记,营长王俊兰兼区长,副职是地方干部。区委、区政府十几个人,发动群众,清匪反霸。清匪和反霸基本是一回事儿,因为恶瀚地主少有不勾结土匪的,许多就是土匪头目、骨干。把他们打倒了,群众起来了,土匪就活动不下去了。
大瑶山的几个大匪首,有的被活捉,有的被打死。最后一个毙命的韩蒙轩,是平(南)藤(县)昭(平)蒙(山)荔(浦)修(仁)6县“清剿”指挥所司令,这小子是个地头蛇,几次瞄住踪迹,都让他逃脱了。可他饿呀,派护兵到瑶民家要饭,末日就到了。439团一个飞行队赶去,把他打伤了。排长马海冲上去按住他,两人从几百米的山上滚下去,都摔昏了。马排长先醒过来,把这小子打死了。
李俊峰老人说:
我是飞行队长,全队30多人,有时军装,有时便装,没事休息、睡觉,有事说走就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