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9 章(第4/4页)  枪杆子194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战胜利后,guó mín dǎng不断进攻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冯白驹指挥部队内线坚持,外线出击,使敌人屡屡扑空,损兵折将。到1 949年初,远离中央、孤悬琼岛的琼崖纵队,不但23年红旗不倒,而且发展到1.6万多人,解放区人口、面积分别占全岛的3/5和2/3。

    从日本鬼子到guó mín dǎng,都对“一两骨头一两金”的冯白驹毫无办法,只有看着共产党一天夭发展壮大。

    周恩来曾经说过:“冯白驹同志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máo zé dōng说:“海南岛与金门情况不同的地方,一是有冯白驹的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较差。”

    而渡海作战的官兵,特别是头两批偷渡的官兵,则是两个“有底”:一是靠岸了,登陆了,脚下有底了,心里就有底了。二是金门岛是guó mín dǎng的天下,海南岛有琼纵接应、配合,那可是大不一样,心里有底呀。

    偷渡也是冯白驹提出来的。

    当四野大军狂报万里地一路南下,紧跟其后的接收大军忙不迭地接收一座座城市时,琼崖纵队还在艰苦卓绝地进行农村包围城市。他们像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搅得敌人不得安宁。而且比之远道而来的四野官兵,他们显然更熟悉岛情、海情。已被实践证明极有战略眼光的偷渡,几乎是非来自琼纵不可的(有当时并未参加渡海作战的人,后来说偷渡是他的主意)。彼此内外结合,优势互补,可谓缺一不可。

    看着云集雷州半岛的四野大军,琼纵官兵的感觉是天快亮了。

    而知道岛上有个琼纵,站在雷州半岛上的来自北方的军人,透过茫茫大海就能看到一些光亮,连暴庚的大海仿佛也柔顺了些。

    当年参加渡海作战的四野老人,都念念不忘琼纵。

    张仲先老人说:

    偷渡上岛后,来接应我们的是琼纵1总队的两个团。一见面,欢呼呀.跳跃呀,拥抱呀,中国人哪有拥抱这种礼节呀。可那时一下子就抱住了,激为断导流泪呀。说话听不懂,我们就能听出“大军”两个字,我们讲什么他们也听不懂,呜哩哇啦地比比画画,像群哑巴。可那时还用得着什么语言吗?彼此就是一个心情:可见到你们啦!

    从抗战打到解放战争,从东北打到海南岛,多少次和兄弟部队会师,没有像琼纵那么亲的。

    第二批偷渡的翟文清老人说:

    我们登陆后,在文生村被敌人包围了。打了一天,捉到俘虏,说敌人援军快到了,必须马上突围。我带7连、8连从阵地上撤下来,机qiāng端着,子弹上膛,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