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7 章(第1/4页)  500个故事教你处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鹅安全地居住在大河大海之滨,它们住厌倦了,迁移到小沼泽里,一定会遇到猎人shè来的弹丸的危害;鼋鱼、鼍鱼安全地住在江河中,它们住厌倦了,游到了浅滩小洲里,一定会遭到渔夫撒下的网罗、钩钓、箭shè的危害。现在国君在宫廷住厌倦了,追赶野兽,闯dàng到这里来,怎么走得这样远啊!”

    晋文公觉得渔夫的比喻很恰当,这是劝说自己不要因打猎而荒废政事。他就拍手叫好,说:“妙!说得妙啊!”

    晋文公非常高兴,一边叫好,一边吩咐随从记下渔夫的姓名,准备回朝后,重重加以赏赐。

    渔夫说:“君侯何必记下我的名字呢?君侯如果能尊敬天地,谨慎治国,和睦四邻邦jiāo,爱护百姓,宽免赋敛,减轻租税,我也就受益了。何必赏赐我呢?如果君侯不谨慎治国,不和睦邻邦,对外与诸侯失礼,对内违逆民心,全国民众都会流亡,那么我即使得到重赏,也是保不住的。”

    于是,渔夫断然拒绝赏赐,说:“君侯赶快回都城吧,我也该返回我捕鱼的地方去了。”

    立世存身:个人与国家密不可分的关系,民众希望当权者恪尽职守,为民造福,而当权者也应该多为人民谋福祉。

    蜗角之战

    更新时间:2009-7-21 17:13:00

    字数:950

    战国时期,魏国与齐国结成同盟。两国的君王都签了协议:互相帮助、共进共退,得天下后共分疆土。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齐国违背了协议,背叛了魏国。这使魏王特别愤怒,要派刺客去刺杀背信弃义的齐王。魏国将军公孙衍听到刺杀齐王的消息,为魏国感到羞耻,就去进见魏王。

    公孙衍说:“大王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王,却用一般老百姓复仇的办法刺杀齐王,这实在是太不光彩了,同时也说明魏国无能。我作为魏国的将军,愿意统率二十万甲土,替大王攻打齐国。俘虏它的人民,牵来它的牛马,使齐王发怒,心火烧到后背,然后攻下他的国都。在亡国出逃的时候,鞭打齐王的后背,打断他的脊梁。”

    魏王同意了公孙衍的建议。一场大战就要bào发了,可是相国惠施不主张同齐国开战。他请来贤士戴晋人劝说魏王。

    戴晋人见到魏王后,对魏王说:“有一种小动物名叫蜗牛,大王您知道吗?”

    魏王回答说:“是的,寡人当然知道。”

    于是,戴晋人就给魏王讲了一个名为“蜗角之战”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家建立在蜗牛的左角上,叫做触氏国;还有一个国家建立在蜗牛的右角上,叫做蛮氏国。

    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地盘,扩大领土,经常劳民伤财,发生流血战争。每次战争都要留下几万具尸体,受伤的、被俘的,更是不计其数。胜利的一方,乘胜追击,失败的一方,拼命逃跑。胜利的一方往往要用15天的时间,才能高奏凯歌,得胜还朝。

    魏王听后说:“哎,这估计是你虚构的故事吧?”

    戴晋人说:“不,这不是我虚构出来的,请让我为大王证实这些话吧,大王想想,上下四方会有止境吗?”

    魏王说:“这还用说吗?当然无穷无尽了。”

    戴晋人说:“大王您应该知道,驰骋想象到无穷无尽的天地之间,再回头想想所能到达的地方,不是小到可有可无的程度了吗?”

    魏王不禁点头称是。

    戴晋人说:“在能够到达的地方有个魏国,魏国有个大梁,大梁城里有个大王。大王和蜗角上的蛮氏有区别吗?”

    魏王说:“没有区别。”

    戴晋人告辞后,魏王情绪低落,若有所失,没过多久就取消了对齐国的讨伐战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