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1 章(第2/4页)  500个故事教你处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言论就好比是河川里的水一样,如果我们钳制他们的言论,就如堵塞河水一样。尽管暂时控制了,不久那些不满就会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堤坝和堰塘终将被冲毁。与其这样,还不如疏通流水,引导它们畅通无阻地流出来,这样不是更合适吗?”

    从此以后,教育文化得到了繁荣。由于子产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在他为政期间,国泰民安,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立世存身: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他的执政之道就在于刚柔并济,把握住高压和怀柔两种政策的最佳尺度。因为他深知绵里藏针,柔中存刚是成功的为人之道,而刚柔并济是行之有效的处世手段。以现代的眼光看,这仍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处世手段。

    实不忍欺

    更新时间:2009-7-21 17:19:00

    字数:772

    曾国藩一向自我要求“忠心仁厚”,对待自己的父老乡亲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常常明帮暗助,照顾有加。一天,有一位同乡到曾国藩的府院前求见曾国藩,对仆人说:“我是曾大人的同乡,现在一个人离乡背井,举目无亲,无奈之中,前来投奔曾大人,烦劳你通报一声!”

    曾国藩得知后,立即接见。这个人也有几分才气,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两人相谈甚欢。到了吃饭的时间,曾国藩热情地挽留此人共餐。在饭桌上,这个人发表了一个精辟的论断,他说:“就我所经历的事情,天下有三种人是不可欺的。”

    曾国藩听后,有些好奇,不知这位阅历丰富的同乡会有什么高见,忙问道:“不知是哪三种人,说来我听听!”

    同乡放下筷箸,一本正经地说:“第一种是不能欺,就像李中堂(鸿章),这种人精明练达,工于心计,别人想骗也骗不了他;第二种是不敢欺,比如权尊位高者,即便是欺骗了他们,就算跑到海角天涯也会被抓回来,到头来自己肯定没有好结果;第三种人是不忍欺,就像您,待人真诚,为人善良,这样的人到哪里找呢?您说还有谁忍心欺骗您这种人呢?”

    曾国藩在心底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正是这位同乡所说的,一听此言,立即就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说道:“没想到我和你初次见面,这短短一个时辰的谈话竟然如此投机,知我者莫如君啊!”吃完饭,曾国藩立即安排这个人管理粮饷,掌握部分财政。

    半年后,曾国藩引为知己的同乡竟然卷带巨款潜逃得无影无踪!知道这一消息后,曾国藩抚胸后悔不已。自己怎么就没有注意到他欺骗我的迹象呢?又想立即派人捉拿这个骗子,可是毫无头绪。

    他这时才想起,原来自己既不是不能欺的人,也不是别人不敢欺的人,不禁叹息道:“他原来说不忍欺我,是不忍欺我啊!”

    立世存身:宅心仁厚固然重要,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被别人的花言巧语和良好的第一印象所迷惑。

    学会谅解

    更新时间:2009-7-21 17:20:00

    字数:452

    一天,一个年轻的犹太妈妈带着儿子去拜访朋友。在公共汽车上,一位背着大包的青年挤进了车厢,妈妈被大包撞到了一边。

    儿子关切地问:“妈妈,你没事吧?”同时,他恼怒地看了那位青年一眼,喊了一句:“太可恨了!”

    年轻的妈妈看着儿子,说道:“可不能怎么说,这位叔叔不是故意的。”这时,那位青年也连连向她道歉。儿子听到这些,惭愧地低下了头。

    几天以后,妈妈早早下了班,她骑着车子来到学校,准备接儿子回家,结果发现儿子的手破了皮,血一滴滴往下流。妈妈心疼极了,赶快找来一些纱布,将他的伤口包好。然后就去问老师是怎么回事,老师也很纳闷,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