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2/4页)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爸爸打电话就说去看看你儿子(据说这位父亲经常用“你儿子”三个字)吧,”然后又转过头对着孩子说:“你完事没有?”完全是一付立即把孩子接回家的架式。老师只好无奈地草草结束,自己的一番好意家长似乎根本不理会,也完全没有配合老师怎么来帮助自己的孩子进步的表示,老师说:“我真的很寒心。”你能说这位妈妈不关心孩子吗?她毕竟为孩子选择的是一所高收费的民办学校,离家不算近,每天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用心也算良苦。但可叹的是家长自身修养不高,不懂教育,甚至不了解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可惜的是她只知道为孩子选择学校,而她的孩子却不能选择一位引导自己健康成长的妈妈。这难道不是孩子的悲哀吗?

    说到选择学校,我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触和看法。因为自2001年我进入一所民办学校任教以来,接触了许多望子成龙心切却又不得教育要领的家长们。他们深知孩子从小学升入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关口,要迈一个比较大的台阶,因此给予极大的重视。家长们认为他们所能做的无非是选择一所理想的中学。于是他们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托关系找门路,让他们能上公办的好学校当然最为理想,再者现在民办学校、私立学校可供选择的也不少,不就是花上几万元钱嘛,为了孩子的前途他们在所不惜。经过四处咨询,反复斟酌,左右权衡,精挑细选后,家长们就像二传手一样把孩子传给了学校,jiāo给了老师,让学校和老师肩负了太多太重的责任,家长居高临下地要求和指挥着学校,结果还不见得令家长满意。

    作为在教育一线打拼了多年的我,目睹和感受了家长们的惆怅后,对家长们的同情只有20%,而把80%的同情给了孩子们。哈yào六厂在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广告语是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花钱为孩子选择学校、选择老师,而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们却是无法选择的。尤其是已经做了十余年不合格的家长,又赶上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两代人之间的碰撞加剧之时,家长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指责孩子和苛求老师,而是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思路及教育方法,也许只有您的转变才是青春期与“更年期”之间的调和剂。

    最后,我摘录中央电视台《实说实话》节目嘉宾,教育工作者皇甫军伟老师的一段话,供家长们思考:

    “河北一对农民夫fù培养了六个大学生。他们两个几乎不识字,道理也讲不出来,但是他们的每一点行动都能让孩子去理解。我称这种jiāo流是伟大的jiāo流,是第一流的jiāo流;第二个层次的jiāo流是家长说一句孩子能够听一句,这是优秀的家长;第三个层次的jiāo流就是家长说三句,孩子能记住,但不一定立马就按照他说的去做;第四个就是基本介于合格和不合格边缘(之间),家长说三句,孩子一句也不听,一句也没记住;最糟糕的一种是家长说三句,孩子都记住了,但是反着做。”

    “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成为解救孩子的老师。”

    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理解必须有了解作前提

    “这是一个残酷的调查,记者在发放试卷的时候没有预料到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这样:  6成以上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朋友,9成以上的人不愿意把心里话跟父母说——我们很愿意我们的抽样出了问题。”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们发现许多家长也为此发愁,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大人说话?家长到底该怎么做?”

    ——新京报《孩子的真心话说给谁听》

    “理解万岁”是前几年风靡了一阵子的一句时尚语。在这四个字的启发和影响下,中小学生们,年轻的孩子们时不时发出“老师、家长请理解我们”的呼声;而老师们则在抱怨:“老要求我们理解学生,谁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