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7 章(第2/4页)  一弯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辛苦钱就是被你这么剥削的?”

    我看着手中的玉佩,有种说不出来的哀伤萦绕心头,这个玉佩得来历我好像知道。我问道:“水伯父,这块玉佩您要卖多少?我想要。”水伯父呵呵一笑:“你倒是挺识货的,不过卖玉的人不知道这块玉的价值。这块玉的年代至少在明以前。”

    我叹了口气:“水伯父,那个卖玉的人有没有告诉您还有另一块麒麟玉佩?”水伯摇摇头:“这玉佩不就是一个吗?”水水看我神色变幻不定,问道:“小月,怎么知道还有另外一块。”我不由得怅然一笑:“这是块麟玉,是给女子的。本来这玉佩是一对,一块麒玉,一块麟玉,是爱情的一种象征。据说从后蜀孟昶和花蕊夫人那里流传下来,后来顺治和董鄂妃也曾经拥有过。没想到它居然流传到了现在。”

    水伯父惊讶地看了我一眼:“小月,你怎么知道的?我干这行这么多年都没有听说过。”我淡然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知道的。应该是宫廷里的旧物吧,只不过岁月沧桑,从清宫中流了出来。”

    说着说着,一句话闪过脑海:“缘起自有缘灭,缘灭自有缘起,今生无缘来世有缘,生生死死只在一线之间,好自为之。”是谁说过这句话,很熟悉。来世有缘,是指这块玉佩吗?水伯父慈祥地一笑:“小月,既然你喜欢就拿去吧。”

    “不,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我这两天去筹钱,把钱给嫂子。”我已经给水家添了不少麻烦了。水水爽朗一笑:“你再这么说,就是看不起我和我老爸了,客气个什么劲啊,就当嫂子送你礼物还不行吗?”水伯父若有所思:“这宝物和人是有缘份的,既然小月你知道它的故事,就说明你和它有缘,你就不要推辞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只好收下:“水伯父,还有另一块麒玉,我想求您帮我打听一下。”水伯父爽快地答应了。

    我最终还是没有想起多少,只记得这块玉和我有这莫大的关系。

    暑假,外公的老家来电话,旧宅因为连日大雨,根基已经泡软,恐怕有倒塌的危险。想起老宅子里还有外公外婆的一些旧物,于是请了假,回到乡下收拾。半倾的墙中,竟然找出一个油布裹得紧紧的木箱,想必是文革的时候给藏进去的。

    打开箱子,里面都是些书,大抵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线装古籍,看模样有些年头了。也许是外公少时的藏书吧,信手抽出一本,封面上写着《资治通鉴》。这册书很老旧,保存得却很完好,扉页用钢笔龙飞凤舞写着:“民国三十五年,路过吴城所购,内竟夹有诗词一首。情深婉转,遂将全书赠与芜妹。”

    送给我外婆的?我抖了抖书,里面滑落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的墨色依旧红艳明亮。

    “翻飞挺落叶初开,怅怏难禁独倚栏。两地西风人梦隔,一天凉雨雁声寒。

    惊秋剪烛吟新句,把酒论文忆旧欢。辜负此时曾有约,桂花香好不同看。”

    外公教过我这首诗吗?为什么这般熟悉?

    实验室太忙,匆忙回北京,抽空找水伯父给鉴定了这套《资治通鉴》,还有那首诗。水伯父拿着书,如获至宝:“这可是珍本啊。清初年的御制书籍,值不少!”对那张纸,水伯父认不出来,只是说这可能是皇帝的御笔。

    正说着,手机响了,又有老同学来北京探望我。这个地主之谊还是得尽,故宫少不得走一趟。展厅里见着雍正皇帝批过的奏章,字迹很熟悉,竟然和那首诗的字迹一模一样。初临春意的北京,人山人海的故宫,走在长长的甬道上,蓦然似乎曾有一只大手牵着我走过。我惊疑地向四周张望,“胤!”这两字从心头流出。“见鬼了!”我心里大骂道,“肯定给刚才见着雍正书法给闹得。”

    游至圆明园,眼前满目残垣断壁夹杂在长草之中,一片荒凉的景象。走到杏花春馆的遗址附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