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二章 有钱就是这么任性(第1/3页)  三国之无良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良没有下达任何指示,在没有全面了解他们之前,他不会做出这种不明智的傻事。

    与两位大神交流一下业务问题,随后探讨一下安置工匠的具体事宜,接下来就是让两位总管带着他们的主要干将,随同自己一同前往龙口,做现场办公,方便指令清晰无误的下达。

    对于刘良来说,刘家村落虽是隐蔽,安全性有保障,但环境的局限性也随之增大,交通不便利是最主要的矛盾,指令延迟,下达不畅,势必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为今之计,只有另辟一处场所,用于处理具体事宜,而海边龙口码头最适合成立一个“开发区”,可以暂时做临时的办公现场。

    毕竟接下来要有大量人口的涌入,刘良实在不愿意打扰这里的安宁与祥和,更不愿意打扰老太太的清静,让她为此而操心。

    最主要的是,自己可是有一大堆能人要重用,而原先刘家的这些保守的老班底,未必适合自己的创业,被取而代之也是早晚的事宜。

    毕竟一朝皇帝一朝臣,有能力上,无能力的下,想要成就大业,就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这才能保证有效持续的发展。

    众人来到议事大厅,刘良已经派人唤来张昭等人,这些人当中只有张昭最适合内政工作,沉稳的只有十三岁的顾雍,没有阅历和经验,最多只能打打下手,顶上半个人一用也就不错了。

    而戏志才、郭嘉二人不适合内政,情报机构那里最需要他们,也能最锻炼他们,而小屁孩顾徽,虽然嘴皮子利索,但是需要他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眼下就只能是个凑热闹的主。

    刘良终于发现,自己的锄头还得继续不停的挥舞,身边的人才实在是少得可怜。

    废话不说,众人骑马赶赴工匠们的聚集地。

    此时的龙口村,可不是什么后世的市县,而是黄县县城以西二十里靠海的破落的小村落,表面登记在册的人口只有二百多户,不足一千人,而且全都是靠海吃饭的渔民身份。

    南面的惤国小县城,据此地也不过三十多里,龙口村正处于两个县城管辖的夹缝当中,当属于不起眼的三不管的地带,显有官员前来骚扰这些穷得不能再穷的渔民。

    刘家恰好利用这个条件,在靠海隐蔽的地方修建一个大型码头,以及一系列配套设施,而码头不远处还隐藏着一个大型的造船厂。

    当刘良赶到此地的时候,他真心为东汉朝廷官员的人浮于事和不作为,而感到悲哀。

    如此巨大的产业,是一个小破渔村便能遮掩住的吗?

    就是用屁股看,也能看出问题!

    眼下这个情形,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两个县城里的中低层官吏,板上钉钉的都是刘家安排的人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保守秘密。

    进去码头之前,刘良仔细的查看了一遍周边的环境。

    此地的地势东南高,而西北低,东南部多低山丘陵,西北部则是滨海的平原,只要扼守住丘陵地带,外人想要混进来还真不少一件容易的事情。

    眼下这块滨海平原,面积很大,去除紧邻官道避免暴露不能开发的区域外,可利用的面积至少有三百平方公里,建个专属开发区一点问题都没有。

    通过刘寿的解释,刘良了解到,这一地带可种植的田地很少,都是刘家的产业,但也都是贫瘠的土地,亩产能够达到两石,已经是顶天的产量了,甚至年头不好的时候,经常是颗粒无收。

    之所以花巨资买下这么多劣田和荒滩,就是因为要隐藏这个巨大的造船厂,而刘家明面的造船厂和商业码头,则是建立在牟平与东牟两个县城交接的区域,也就是后世的烟台位置。

    确定建造开发区此事可行,刘良等人来到码头,见到了来自雒阳的这四百多号大工匠子弟和刘家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