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章 挂靠外贸公司(第1/3页)  疯狂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饭后喝茶时,孙沐新随口问道:“订单有多大?”

    郑斌对叶咏珊的订单始终拿不准,就有意缩小一点:“200万美元左右。”

    孙沐新一惊:“这是很大的单子了。”

    香樟省是一个穷僻的内陆省份,对外贸易很少,所以孙处长对20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感到很惊讶。

    “郑总,你如果同意,我明天上班就给云留县外贸公司的李益怀经理打电话。他会同意的。具体承包费,你去跟李经理谈,他不会漫天要价。”

    事情这么顺利,严骐又有点不放心:“孙处长,这样做会不会违反政策?不会让你为难吧。”

    “严厅长,要是以前,外贸政策是条红线,碰上了就会犯错误。现在不同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是大势所趋。

    现在踩红线,不是犯纪律,是改革。”

    严骐和郑斌都笑起来。

    “严厅长,郑总,我是亲身经历了外贸的改革开放。

    1980年代初,外贸就在改革,但那时力度不大。

    1986年,我国正式提出申请,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1月1日,更名为世界贸易组织。》

    为了适应‘复关’的形势,1988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在外贸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要求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承包出口创汇指标,出口收汇差别留成;并且颁布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放宽外汇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1990年12月,国务院又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全部取消外贸企业的财政补贴。并且放宽外贸管制,允许有条件的工业企业自营进出口业务。

    现在外贸行业的问题是,新形势,老规矩。

    是就形势还是就规矩呢?

    既然是改革开放,当然要就形势,改规矩。”

    严骐笑着说:“孙处长,有见解!

    改革开放,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改规矩:建立新规矩,淘汰旧规矩。”

    孙沐新继续说:“像我说的这种挂靠分公司,自主经营,只交承包费的做法,即使是现在的政策也是不允许的。

    但政策不允许,下面也照样做,上面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外贸企业都已经承包经营了,出口创汇有任务,层层分解,我省很多县级外贸公司都完不成任务,最终就拖累我省的外贸任务。

    像云留县外贸公司哪有什么外贸业务,就是一点香菇c木耳等山货,发工资都困难。你挂靠一个分公司,给他交承包费,还可以帮他完成出口创汇任务,他求之不得。

    上面知不知道呢?知道,省厅c部里都知道。可知道又能怎么办。

    下面的公司要生存,这是他的生存之道。省市的外贸厅局又要完成任务,只要对完成任务有帮助,才不会去管什么外贸政策。”

    严骐说:“你们外贸改革的步子迈得很大啊。”

    “严厅长,国家已经开始‘复关’的谈判,形势逼人。

    国务院的两个规定都是釜底抽薪,我们外贸有很多人也是有意见。但是站在国家的立场,站在市场经济的立场来看,外贸的改革就是必须的。

    过去的外贸政策,不允许工业企业直接进出口,必须要通过外贸企业代理。我们外贸公司做生意,真正直接跟国外终端客户做生意的少,多是通过中间商。结果卡得都是国内企业,肥的是那些外国人。

    这样的政策不改行吗!”

    郑斌插话:“我在深圳认识一位港商,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在联合国总部工作过几年。他跟我说,联合国开会发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