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文明难呐(第2/3页)  疯狂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法,这个订单只会给浙江的外贸公司,不会给我们省的外贸公司。”

    “浙江的出口创汇比我们省大了好多倍。”

    “不过,孙处长,我看外贸公司的日子还是过的很滋润的,垄断经营嘛。”

    “外贸一直是国家特许经营,就是人们常说的垄断经营。

    ya片战争以前,广州有名的十三行就是满清政府特许经营进出口生意的商行,其他商家不允许做对外贸易。

    据有关资料记载,十三行中最大的一家,一年收入有2000万两白银。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当时满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年是4000万两白银。他一家商行的收入,就顶上了半个满清朝廷。

    ya片战争为什么要求五口通商,就是要打破满清政府对外贸的管制。

    ya片战争以后,满清政府的外贸管制基本瓦解。没有政府的特许经营,也就是没有垄断,广州十三行很快就衰落了。”

    孙处长,照这样说,现在的外贸公司不久也会衰落?”

    “现在已经衰落了,而且不可逆转。

    外贸公司衰落,不代表外贸会衰落,外贸反而会兴旺。

    国内经济发展,对外贸易自然也会随之发展。今后企业可以自营进出口,不过小企业可能还是需要专业的外贸代理。”

    “县级外贸公司,即使还有国家垄断,日子也很难过。

    云留县的香菇c木耳,品质好,在港澳台有一定名气。如果一个人做,可以赚钱。但县外贸公司那么多人,赚的钱都不够发工资。”

    “这就是国企的问题。现在都说国企冗员,国企也很郁闷。

    就业本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不承担,却要企业来承担。

    还有,外贸企业都有出口创汇任务。企业已经自负盈亏了,它的目标是赢利,政府却要强加给它出口创汇的任务。

    外贸企业这么重的包袱,怎么搞的好。”

    一直没有说话的严骐忽然说:“孙处长,你们外贸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本来外贸就是政府特许经营,当然要替政府承担部分职能,有得就有失嘛。

    像郑斌这样的私人老板,自然也不会有哪个政府去要求他完成出口创汇任务,没有得也就没有失。”

    郑斌赶紧说:“严厅长,您不要拿我做比方。我们是拾遗捡漏,不能跟国企比。”

    “郑总,你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你现在挂靠在县外贸公司,交一点挂靠费,就拥有了进出口权,跟国营外贸公司没有一点区别。

    你就好比是戴了一顶红帽子。

    你既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好处,又不需要像国企那样替国家背负包袱。”

    严骐又说:“垄断这种做法很蠢。外贸那几年红火的时候,其实也没有真正赚到外国人的钱,赚的都是国内企业的钱。我听说工业部门对外贸部门很多抱怨。”

    “严厅长,我也听到过这样的抱怨。但说实话,不能怪我们外贸企业。

    国家把出口创汇放在第一位,那些外商都知道国内的政策,所以他们就拼命的压价。外贸公司要完成出口创汇任务,就只有迁就外商,反过来压国内生产厂家的价格。

    而且你这家公司不做,多的是公司愿意做。你怎么办?

    完不成任务,上到厅长,甚至到分管的副省长,下到公司经理,业务员都要挨批评。

    国营企业的行为,是根据上级指示来的。你上级有什么样的指示,国营企业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问题是企业是做具体事的。所以,意见都集中在企业层面,很少有人去探究政策上的原因。

    过去说骂贪官不骂皇帝,难道仅仅只是贪官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