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8 章(第3/4页)  美人不识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个字的时候,眼角骤然跳了好几下,她没伸手去摁,心中却生出许多不祥的预感。

    “十多年前,我年纪最小,有很多事也都是道听途说。”话题已起,他心知没有回头路,认命般地缓缓道来,“干爹那会儿是掌印督主,位高权重,一大把的人上赶着给他当儿子,我运气好,刚刚排上最后的尾巴。”

    提到从前他像是很怀念,又很遗憾,“一直以来,我和他接触最少,说的话也最少,沾的光当然也不多,不知他是不是有意而为之,反正到头来他那七八个干儿子里,唯独我没受到牵连……”

    旧院子名叫颐和轩,因为没人打扫,地上铺满了落叶,初秋的夜还带了几分闷热,遥遥听到戏楼的歌声和鼓乐,笙歌醉舞的南花园和此地仿佛像是两个世界。

    太监姓崔,叫福玉,拿袖子给他俩把石凳石桌擦得干干净净,请他们坐,自己则立在旁边恭敬地回话。

    “你方才说被牵连?”书辞问道,“是长公主那件事吗?”

    崔福玉沉默了一会,“当年许多人都以为厂公和公主有来往,实际上并不是的,之所以那么传,不过是为了给他老人家定罪找一个合适的理由罢了。”

    他说到梁秋危时总是很尊敬,哪怕时隔这么多年,言语里还是敬词。

    “定罪?”沈怿若有所思,“所以,想除掉他的人,是帝后?”

    “是皇后……当今太后。”他纠正道,“厂公从太后还只是贵人起便跟着她了,表面上看是心腹,实则是心腹大患。人知道的越多,xìng命就越岌岌可危,厂公是个聪明人,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早早地开始给自己谋后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终究没能赶得上。”

    他叹了口气,“我一直在想,这个导火索估计就是淳贵妃了。”

    书辞闻言皱眉:“这么说,淳贵妃不是失足掉到井中的?”

    崔福玉摇了摇头,毕竟是沈怿的生母,他目光迟疑地看着他,“当初是太后下令,命人把贵妃推入井内的……据我所知,这件事厂公恐怕也脱不了干系,否则他便不会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了。”

    尽管已有预感,书辞仍不小的吃了一惊,她几近艰难地朝沈怿望去,十指jiāo错,深深嵌入ròu里。

    他坐在那儿神情依旧,不偏不倚地与她视线对上,轻轻伸手过来,语气淡然:“没关系,别往心里去,又不是你做的。”

    第 91 章 九一章

    书辞朝他歉疚地颔了颔首, 心中依旧百转千回。

    当年那些勾心斗角的yīn谋阳谋,又何尝不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厮杀, 哪怕未动兵戈,却仍然惨烈血腥。贵妃如此, 梁秋危亦是如此, 机关算尽, 还是百密一疏,到头来, 都未能等到一个好的结局。

    沈怿拿食指在桌角边轻敲,“梁秋危人都死了那么久了, 你何必给他卖命。此事若被人知晓, 可是会杖毙的, 为了一个已故之人, 至于么?”

    “奴才虽是个太监, 但也明白什么是知恩图报。

    “厂公在许多人眼里或许不是什么好东西, 弄权、吃贿赂、排除异己, 然而抛开这些不提, 他对自己人一向是很照顾的。”崔福玉说道, “我老家在直隶南部的河间府,那儿非常穷,所以当太监的人也特别多,厂公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有一回又闹灾荒,咱们那里多少年没人管过,突然来了个钦差赈灾施粥, 我年纪尚小,可能七八岁的样子,端着碗从家里出去讨粥,大老远便看见一个生得非常俊俏的人站在粥厂门口。”提起第一次见到梁秋危时的情景,他脸上带着难以言喻地怀念与感慨。

    “厂公瞧着真不像个太监,哪有太监生得这么漂亮的?若不是有人提醒,我反正是没瞧出来。”只可惜那样的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