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变贴身放在了怀里。虽然对于作为人质去京都,钟阳心里是不怎么高兴的,但想到可以进入大国子学院学习一段时间,钟阳心里又十分的高兴,不过转念想到夏青儿也在大国子学院,钟阳便头疼不已。
钟阳收拾完一切后便来到了张大头铺子所在的小巷,因为就要离开遵正城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所以钟阳要向张大头道个别。
从城主府到张大头的铺子要穿过两条街里,走在街上,在来来往往的行人中穿chā,没多久就来到了张大头的泥偶铺子,钟阳到时正看到张大头拐着腿帮两个小孩取铺子架上的泥偶。
钟阳微笑着对张大头说道:“大头叔,今天生意似乎不错啊。”
张大头咧嘴一笑,虽然不过三十出头,一笑脸上却有明显的皱纹,“呵呵,还行吧!今儿个卖出去不少,要不待会你去我那,咱俩整几小杯。”
钟阳闻言心里一热,从小在城主什么好菜好酒都有,然而每次到大头叔的那个阳光都不怎么照进的小屋子,弄上几个小菜,喝上几小杯,是那么的令人舒畅,令人久久回味,所以小时候钟阳就盼望着大头叔一天能多卖些泥偶,钟阳偶尔得了些零花钱,也悄悄的给其他小孩,让他们到大头叔的铺子买泥偶,为得只是能吃上大头叔的菜。不过,钟阳已经好久没去大头叔的小屋了,钟阳笑着回道:“好啊!好久没去了,待会我可要吃上顿好的。不过现在时间还早,我捏几个泥人玩去。”
黄昏时分,残余的阳光照在张大头那似乎永远都挂着浅浅微笑的脸上。张大头把铺子关后,便拐着腿领着钟阳往住处走,钟阳则挑起了泥偶担子。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残阳下拉长的身影,两人不断接头诉说着什么,偶有笑声。几个小孩拿着纸做的风筝嘻嘻哈哈地从他们的身旁跑过。一条大黄狗趴在裁缝店前,眼神慵懒。补鞋匠的那只老猫静静地立在补鞋匠的身后。卖面条的大叔哼着小曲快速挥舞着手中的刀削着面条。有一个大户人家的屋檐左右各角挂着两个铜风铃,风轻轻抚摸,发出了一阵清脆的声音,那屋檐下面挂着两个大大的有些陈旧了的红灯笼。这阵风还卷起了一枚落叶,落在钟阳头上,张大头轻轻帮钟阳把落叶拿掉。
在街道的拐角处有一个石做的狮子,有着很久的历史,滚圆的眸子望过无数代遵正城人,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残破,但却有着独有的厚重感,所有路人都会投以目光。在石狮子旁边有一个中年盲人在拉着二胡,钟阳时常放些方币在这盲人面前缺了两个口的瓷碗里。
钟阳也许不知道,很多年后的黄昏,他总会想起这个画面,总会想起这间泥偶铺,总会想起瘸了腿的大头叔。
转过街道后,进入一条窄窄的小路,小路坑坑洼洼的。张大头的住处便在小巷最深处。
他的住处只有一个小屋。小屋已经有些破败,房门的一角竟长了些青苔,可以看出这个地方是有些湿润的。小屋只有两房间和一个小厨房,有一个房间堆满了泥偶。
阳光似乎永远照不进来,此时是夕阳时分,街道上仍然有着残照,然而小屋已经很昏暗了。
不过在那小厨房里,竟有一道夕阳照了进来,照在了张大头的脸上。张大头的厨艺十分了得,切菜行云流水般的。
没多久,张大头便弄好了三个小菜,一个是ròu酱豆腐,一个是土豆烧茄子,另一个则是木耳蛋花汤。菜香飘满了小屋,轻轻一嗅便让人沉醉其中,钟阳觉得世间再没有比这更香的菜了。
钟阳捻起菜来边吃边说道:“大头叔的手艺就是这么好啊,弄的菜就是好吃,来大头叔,喝一杯。”说完举起杯子和张大头碰了个杯。
喝完酒后,钟阳开口说道:“大头叔,今天我是来向你道别的,我要去京都了。”
“去京都?”张大头微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