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3/4页)  希特勒的“原子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万火急”的呼叫没有得到回应。

    相反,库默尔斯多夫却伸出了援助之手,迪布纳派出5名精明强干的技术人员,帮助“地堡实验室”完成这次试验配置的构建。这些来自库默尔斯多夫的人在仅几日的短暂逗留期间,把所有的技术能力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时,格拉赫、维尔茨和迪布纳已将原料转移的准备工作安排就绪,维尔茨更是每天都期盼物理学家能够被免除编入人民冲锋队(Volkssturm)77参加战斗的义务。1945年1月31日,格拉赫下令停止柏林和戈托夫的研究工作,科学家向施塔特伊尔姆转移,那些贵重原材料连同设备和档案,也统统装车运往施塔特伊尔姆。

    维尔茨的失败是预料中之事。柏林反应堆试验是建立在一个有缺陷的设计基础之上的,关于这一点,保罗•哈特克应该是已经知道的。1944年春天,哈特克再次对反应堆测试发生了兴趣,并从奥尔公司购得400个铀砌块。随着他的离心机的成功,在日后不长时间内,就能获得某些数量的低浓缩原材料,这便出现了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他想将这些低浓铀用于他个人的试验。哈特克这是典型的书生之见,实际上,那些来之不易的低浓缩铀的处置权在海森伯格小组。

    除了柏林和戈托夫之外,第三个地点的新测试至今毫无动静,难道这是瓦尔特•格拉赫有意而为之吗?但从另一方面观察,如果他无法摆平柏林和戈托夫之间的恶xìng竞争,那么他希望至少不要使这股力量分裂。

    1944年3月22日,格拉赫和哈特克驱车前往戈托夫,这天将要做出使迪布纳和哈特克的设计方案形成联合决定。现在,西门子公司的科学家也间接参加到这个合成体中,介入前期准备工作。格拉赫还邀请了古斯塔夫•赫兹。

    正文 四、迄未人晓的反应堆试验(6)

    :2010-6-26 8:30:11 本章字数:894

    赫兹的共事者维尔纳•许策从事铀的热辐shè研究工作已经有两年之久,格拉赫和赫兹一致认为,许策应该再度开始他的试验。这个方案通过许策进入到cāo作层面,他承接了一个名称为“关于浓缩特种金属的分裂、温度提升和探测界限的确定探测法开发方案”的项目研究工作。随着项目启动,关于通过低浓缩铀驱动反应堆热量产生的研究测试任务第一次被分派执行了。

    3低浓缩铀

    依照常理考虑科学研究的状况,对于寻找通往原子弹途径的最重要难题之一是铀-235的工业化提取,德国科学家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战争结束后不久,冯•魏茨泽克就曾有过如下解释:“问题恰恰出在同位素分离,这方面被我们完全忽视了,有意和无意兼而有之,除了离心机之外。”78尽管一系列方法已经进行了实验室级别的测试,但通往大规模技术转化的决定xìng步骤却从未实现过,不存在什么“德国的橡树岭”(German Oak Ridge)79 ,在德国,没有规模化的同位素分离工厂。

    同位素分离没有被谨慎地继续从事,还有另外的原因:关于所必需的高浓缩铀-235是多少,没有给出明确的指示。在铀-235zhà弹的理论发展方面,海森伯格没有取得任何程度的进展,挡在他前面的障碍物只是临界质量的计算问题。同样,在已提及的“铀俱乐部”研究档案里,关于临界质量的计算很少有所显现。这涉及到钚zhà弹,制造这种zhà弹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拥有一个处于运行状态的反应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更高一级的当权人士并未认识到,这个话题深处实际上隐含着bàozhà物威力的意义。时至1943年夏,对于铀-235的应用意图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