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研究领域的“资深政治家”威策尔海军上将,也在向奥托•哈恩探询这方面的消息。哈恩于1943年5月4日写信答复:“铀-235浓缩之重要xìng当然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这项工作将在德国的多种场合进行,在美国也同样是如此。通过离心分离机的浓缩,到目前为止仅有气体化合物是适合于应用的,但不幸的是,他们没有便利的道具。不管怎样,哈特克教授已经取得了成功。” 87
由此可见,哈特克已踏上希望之途。由于英国皇家空军对汉堡持续不断的猛烈空袭,哈特克的试验工作已不可能继续在这座城市里进行了,在靠近德国-瑞士国境线的边城小镇坎登,他为自己的实验研究搭建一个临时平台。
1943年9月10日,复合离心机测试终于重新开始。哈特克立即告知迪布纳、稍后还有埃绍:“再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浓缩率大约为5%、日产量7.5克。如果对于一个大型双体复合装置的xìng能推断能获得同样的结果,就证明我们所抱希望的立足点是正确的,物质的数量和选择xìng,或许像我们最初计算的一样,它是有希望的。换言之,每天将可以生产出浓缩率高于10%的、数量多于20克的浓缩铀-235物质。” 88
科学家们为获得成功而在顽强努力地工作着。试验过程中,离心机经常处于24小时不停运转的状态。克劳斯-阿道夫•祖尔(Klaus-Adolf Suhr)的报告称,“每天夜里,这些身心俱疲的科学家,还要靠徒步或骑脚踏车走完回家的路,这些都导致他们的体能负荷的过度。” 89 UZ-Ⅲ-A装置经过少许改造之后,将连续运转的状态一直保持到1944年6月,其后,经过第二次改良的复合离心机UZB-Ⅲ-B装置也投入了运行。没有人知道这两台超速离心机到底生产出了多少浓缩原材料,毋庸置疑,它们确实在发挥实际效应。那么,这些经过浓缩的原材料又都被存放在什么地方呢?
10~15台复合离心机的安装工程准备在坎登开始,同时,哈特克希望能在1944年底完成离心机制造工作,使所有设备全部进入不间断运转状态。来自基尔的汉斯•马丁教授,随后还有康拉德•拜尔勒(Konrad Beyerle)也与坎登小组取得了联系。直到那时,他们还在为日后离心机技术的进一步开发而日以继夜地持续不停工作。
正文 四、迄未人晓的反应堆试验(10)
:2010-6-26 8:30:17 本章字数:848
仅仅几个星期之后,坎登的和平与宁静便被打破了。1944年8月25日,盟军解放了巴黎,一路推进的前锋部队直趋阿尔萨斯(Alsace),前线在不断逼近,这意味着所有的家当又得再次被打包启运。哈特克决定选择策勒(Celle)为转移目的地,然而他可不想冒这样的风险:两台超速离心机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哪怕是其中的一台。于是他下令一台运往策勒,第二台正在使用中的超速离心机连同其他的部分设备,被隐藏在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地方,直到战争结束之后都未被发现。
哈特克小组以顽强的精神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切努力履行被赋予的使命,他们在策勒成功安装调式了UZB-Ⅲ-B装置并于1945年2月初投入运转。这要归功于许多小的技术改进,哈特克小组现在甚至可以获得日产量50克、浓缩率达到15%的物质。90所以,在20天的运行时间内获得1000克浓缩率为15%的浓缩铀,在理论上是可以达到的。
4月12日,当英国军队已经抵达距策勒仅几公里处时,这个小组终于放弃了,然而,浓缩铀却是已经无影无踪,它“蒸发”了。有文件可以证明,保罗;哈特克曾几次跑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