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6.做官(第2/6页)  皇后无所畏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姐和嫂嫂们斟酒,挨着满杯之后,全家人一道举杯相庆。

    气氛这样融洽,连乔老夫人都来了兴致,小小的饮了一杯。

    盛夏的夜晚不免有些燥热,却被内室角落里搁置着的冰瓮徐徐中和,窗外传来隐约的虫鸣声,混合了皎皎月色,叫人的心也不知不觉的软了下去。

    ……

    乔家人这夜一醉方休,却不知整个长安是如何天崩地裂的。

    皇帝跟太上皇的关系一向不好,这在长安不说是人尽皆知,但也差不多了。

    太上皇宠爱嫡出的次子,登基之后便册立其为储君,明确了他的继承人身份,但为了安抚长子与其身后的乔家,又不得不再三加恩,先后封长子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令,位在王公上,食邑甚至到了三万户。

    没有人愿意为他人作嫁衣裳,也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的一念之间。

    皇帝不相信荒王登基,执掌大权之后会放过自己,正像如果他登基,同样不会放过荒王一样。

    谁都知道,二人之间必有一战,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方才勉强维持着表面上的平和假象。

    事实上,到了武德末年,荒王已经很难继续维持住局势的平衡了,甚至要太上皇不间断的帮扶,才不至于败退。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造成了最后惨烈异常的结果。

    那场宫变的第二日,太上皇便以养病为名,不再问政,同时,又册封长子为皇太子,入主东宫。

    一个月后,太上皇以身体有恙,须得长期静养为由退位,皇帝于东宫显德殿登基,改年号为贞观。

    在这之后,父子二人的关系便复杂起来,但总的来说,还算是过得去。

    每逢宫宴,太上皇也会出席,皇帝会向父亲敬酒,太上皇笑着领受,总还有些父子其乐融融的味道。

    可是今天……

    太上皇带着他的妻妾们,从太极宫挪到了弘义宫。

    假若只是离开太极宫,这事儿怕是掀不起什么水花,可到弘义宫,这个皇帝登基之前的王府里去住……

    打脸声太过响亮,出了长安城,怕是都能听到。

    朝臣们听闻此事,不免议论纷纷,但对于某些事情,却是心知肚明:

    圣上登基三年,终于要忍不住,对太上皇一系露出獠牙了。

    事实也并未出乎朝臣们的预料,太上皇搬出太极宫的第一日,皇帝对于蒋国公府的处置便下来了。

    蒋国公世子预谋行刺,斩立决,蒋国公教子不善,爵除,尽没家财,遣返归乡,其后世子孙永不录用。

    蒋国公裴安,在太上皇一朝享尽荣华,儿子娶公主,女儿嫁亲王,皇帝登基的头一年,还有所加封,谁承想忽然之间,就从云端跌落下去了。

    裴家完了,但这时候还真没什么人有心思关注这些。

    裴家注定要凉了,可其余人家呢?

    章太后的母家,申国公府如何?

    太上皇与章太后的次子荆王,又当如何?

    安国公府吴家,又会有怎样的命运?

    最重要的是,皇帝怎么忽然就下这么狠的手,半分情面都不肯留,生生在天下人面前,将太上皇抽了个半身不遂?

    有的人猜到了问题的答案,然后悄悄回家供上了一尊大锤,有的人没猜对答案,满头雾水,回去睡觉了。

    还有的人家,人财两空,战战兢兢,不知该当如何。

    唐贵太妃死了,韩王也死了,这对于南安侯府而言,天也就塌了大半。

    唐贵太妃虽然是过气宫嫔,但毕竟是贵太妃,韩王虽不被皇帝在意,但毕竟也是李家子孙,谁说就一定没有翻身的时候?

    可现在,全都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