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新操作(第2/3页)  对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说,橡胶……”

    “不,前一句!”

    “哦,绿豆,郑商所绿豆……”

    “明白了!”电光火石间常天浩想到了,激动地一拍大腿站起来,“走!”

    “干嘛去?”王慧玲嗔怪道,“人家饭还没吃完呢……”

    “炒绿豆去。”常天浩清晰记得98-99之交的绿豆事件,虽然具体价格、行情已两眼一抹黑,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依然记忆犹新。

    很多人对此事件三缄其口,但作为圈内人士,他当年是如同听天方夜谭一样把整个故事听完的,现在机会来了,他笑道:“咱们发财去……”

    “真的?”

    “骗你干啥?”

    “走!”王慧玲比他还干脆,直接扔下吃了一半的饭碗撒腿就跑,老板一开始以为有人吃霸王餐,想着年轻人怎么不学好,看到扔在桌子上的50块钱才知道怪错了人,等拿了找零出门,哪还有两人影子?

    其实橡胶行情常天浩隐隐约约还记得些,不过橡胶的致命问题是成交量不够,没绿豆那么大持仓量。

    他现在能调动的资金加起来正好500万,一张绿豆合约10吨,每吨价格4000刚刚出头,6%保证金(交易所保证金5%,后为遏制投机,提高到10%)也就是2400元,开1000手放在近20万整体持仓中一点都不起眼——占比只有千分之五,比上轮搞橡胶时3%的持仓占比下降一个数量级,这就不用太操心分散操作,想咋整就咋整。

    出门不远处就是粮油店,常天浩让王慧玲上前问:“老板,绿豆怎么卖?”

    “两块五一斤!”

    他扭头就走。

    眼看他要走,老板急了,忙喊:“小伙子别走别走,两块一斤,两块一斤……”

    没想到他拉着王慧玲走得更快。

    后者也反应过来了:期货绿豆4000元/吨,折算下来两块一斤,零售店都只卖两块,中间巨大的运费和批零差价哪去了?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所在?

    上出租车后常天浩进一步解释:“11月绿豆合约是标准空头合约,按郑商所规定,该月交割的绿豆不能再用于注册仓单,只能投入现货市场,意味着做多者无法再转下个合约,只能硬接,你觉得绿豆11月份后还有多少使用空间?”

    王慧玲对这思路点头认可:绿豆最大消费季是夏季,特别南方诸省有较大的绿豆消耗,光冷饮公司生产绿豆棒冰和月饼公司就是大头。但11月合约交货已在冬天,谁家冬天吃清热解毒的绿豆?只能存储下来用于第二年,这又有压库和沉没成本,所以绿豆期货正常要比现货贴水才行。

    现在期、现货甚至期零(售)货一致,那还得了?标准的价格倒挂!

    期货规律第一条:凡大宗商品价格倒挂,差价一定会被填平,区别只在于何时!

    一到永安,常天浩看着盘面上创出新高的绿豆期货,心里一阵鄙夷:明显有大资金在里面装神弄鬼,强拉期价!

    他下单很迅速,十指如飞地输入代码。

    永安是新开账户,资金200万元,他尝试性地先在4010卖空,很快成交了50手GN9811(98年11月交割的绿豆合约)。接着又在4014上卖空,100手也迅速成交。

    整个操作手法简单粗暴,简直毫无顾忌,因为市场上不断有资金涌入,妄图刀口舔血赚最后一笔,庄家也在尝试进一步拉升,试图用盘口语言告诉大家:绿豆期货价还会继续突破4200、4300……

    什么?零售价只要4000一吨?

    没关系,我可以先拉爆你们,然后再让价格回归!

    不到20分钟,常天浩下满了400手持仓,平均单价4015,计算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