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破釜(第1/2页)  越椒枝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岌回来以后,杨白露就跟他汇报了今日姑母来报喜的事情,津津乐道,整个人眉飞色舞。

    “男方是哪家?”赵岌又问了一遍。

    “说是钱塘于家。”杨白露重复了,“听说定亲的那位于公子是颢哥儿的同门,读书也很厉害,是江浙的亚元!”

    赵岌瞅了一眼自己的娘子,放下筷子,示意丫头们撤了桌子。

    看自己相公并没有跟自己一样高兴,杨白露也不再说了,待丫头撤了桌子都出了厅堂才问:“怎么了?这于家不妥?”

    “不是于家不妥,而是太妥了。于家是浙江钱塘的世家,读书人辈出,以前还有过‘一门三进士’,是连皇上都要夸上一句的书香门第。”赵岌解释。

    杨白露听了不解:“那你为什么不怎么高兴啊?颖姐儿婚事门当户对,姑母也不会再四处折腾了,后面不就轮到颢哥儿和咱们岚姐儿了吗?”

    赵岌踌躇了片刻,与杨白露道:“这于亚元的父亲是礼部侍郎于慎,我刚进翰林院的时候,他还是翰林院修撰,那时候也有过接触,为人做事都奉行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是个品行端正的君子。……但是他娶的夫人,却让所有的世家出乎意料。”

    “他夫人怎么了?”杨白露有些不明所以。

    赵岌靠近她,低声道:“他的夫人是云南藩王孙大庆的侄女,是今上孙贵妃的堂妹。”

    “这怎么了?”杨白露还是不解。

    “你要知道,世家之所以成为世家,靠得都是百年的浊世而立,而不是与皇亲国戚的联姻互营。不知道当年于大人的父亲是怎么想的,为他定下这门亲事。

    “云南藩王的先祖是神宗一起并肩打天下的,经历了皇室六代,是目前为数不多又握有兵权的异姓王。

    “天下初定的时候,神宗与云南藩王自是肝胆相照的兄弟,可经历了这么多代了,皇上与藩王的关系还能跟当年一样?

    “于慎这么早就站到孙贵妃后头,是笃定皇上要立三皇子吗?

    “就算这么想,也不能这么表现出来。皇上要立谁为储,臣子们只有遵从的道理。这么早让皇上看出态度,何况你还是朝廷的文官重臣,我倒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姑母让崔颖跟于家结亲,崔家自然是愿意的,嫁出去一个姑娘,轻易便攀上了于家和孙贵妃。但是你让于家或者孙家嫁一个姑娘过来试试,你看崔家答应不答应。”

    赵岌把个中曲折与杨白露娓娓道来,杨白露才明白其中道理,但是这跟崔颢与赵岚的事有什么关联?

    “水涨船高,怕是姑母和崔家更看不上我们了……”

    “不会吧?”杨白露一副不相信的表情,“姑母亲自来告诉我的,也没见她对我说什么嫌弃的话啊。再说了,我看颢哥儿常来你这里请教学问,难道就只是为了学问?不是为了跟你这个大舅子多多接触,日后还望你多多赏识他?”

    赵岌看着自己的娘子,搂着她,温馨地笑着,看见窗外已经开始结果子的杏树,期待道:“那就要看颢哥儿有没有我家娘子当年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往直前只为夫’的精神了。”

    说完他转过头,冁然而笑。

    杨白露听见他提起当年她带着父亲杨国威榜下捉婿的壮举,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她没有躲闪,反而欺身而上,压在赵岌身上:“就看中你了!就看中你了!怎么了?!怎么了?!”

    “为夫高兴!求之不得!”赵岌搂着杨白露哈哈大笑起来。

    杨白露的脸更加红了,与他一阵嬉闹,闹累了,便趴在他的胸口,与他一起静静地享受这院前树下的落日余晖。

    待后日崔颢又来请教问题时,赵岌不经意提及了崔颖的婚事:“那日听说此事,还是你嫂嫂告诉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