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线索(第1/2页)  终南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终南录最新章节!

    荀安接了秦壁的命令,一刻也不敢耽搁。当晚便一骑双马,赶回肃州。

    永安到肃州,原本需要整整七天的路程。荀安一路快马,几乎没有停歇,只用了三天三夜,到第五日不过晌午,便已到了肃州城地界。

    如今成戎开战在即,若真如秦壁所想,肃州流入了暗中势力,如若对方心怀不轨,那后果不堪设想。一想到此,荀安便愈加感到焦虑。

    可能是由于戎人大军正在集结,蠢蠢欲动。肃州这座巨大的边城,也进入了战前警备的状态。

    肃州,西北第一大城,方圆三十里,三万余户,人口二十万余万丁。再加上常驻肃州的大军,来往东西的商人,这座大城里足足挤下了近三十万人。

    可当下的肃州城,却单单只开了南边的定边门和东边的兴边门,供百姓客商出入。

    荀安远远地望见,那定边门门口排起的长列,不由叹了口气,看来,要等到傍晚才能进城。

    定边门门口的队伍倒是秩序井然。中门未开,左入右出。此时还早,进城的人,要远比出城的多。

    可能是还未习惯这半年多来身份的转换。荀安竟没想到要去找城门守卫通融,优先入城。牵着两匹马儿,排在了队伍的最后。

    荀安一身华服,眉目清楚,身后两匹大马,也都是难有的神骏。虽是风尘仆仆,衣上沾惹了不少尘土。两匹马儿也都喘着粗气,一看便是刚刚经历了长途跋涉。

    周遭百姓见了这样的打扮,心里自然清楚,这定是哪家的公子哥儿。于是,竟纷纷退开一步。

    荀安见此情形,也只能在心里默默感慨,并不作声。

    许是守门的士兵,瞧见这边,百姓纷纷避让的情形,便过来一探究竟。

    “敢问公子,如何称呼?”士兵也是瞧见了这位容姿出众的贵人,不由出声问到。

    “荀安。”

    “原来是刺史大人府上的少将军。您怎么在这儿排着队啊,小的引您入城。”士兵赶忙躬身说道。

    荀安竟是一愣。往日里进肃州城,因为是小乞丐,都要被城门盘问搜身一番。虽说入了刺史府后,也曾多次跟秦壁一起,去附近的草原上散心,但每次回来,都是秦壁在城门口,亮一下那块象征皇子身份的玉牌,城门口的兵士,便会打开中门,让他们入城。

    细细想来,自己独自入城,竟还是第一次。

    如今,只有荀安一人,城门口的守卫,并不会为他开中门。只是驱散了,本来在门口排着队,正在接受入城盘查的几个普通百姓,然后恭敬地半弯着腰,小心地陪笑,“少将军请。”

    荀安告了声谢,大步走入了城中,留下守卫和百姓们,啧啧赞叹荀将军府上的教养。

    只是在进入城门的那一瞬,荀安的目光瞥见了在右门排队,等候出城的那几个汉子。

    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却想不起在哪见过。

    “算了,回府休整一下,去君来楼盯住那个假的花少主,才是正事。”荀安摇了摇头,低声自语了一句,便牵着马,向刺史府的方向去了。

    ……

    右城门的门口,等着出城的几个汉子倒也没受什么为难。只见,其中一个瘦高个儿,拉了拉城门守卫的手,“这位兄弟,我们哥儿几个急出城,家里来信儿说大嫂生了,您看给行个方便?”

    守卫的士兵,估摸了一下袖口处,陡然增加的重量,顿时喜笑颜开,向为首那人一抱拳,“那就恭喜这位大哥,喜得贵子。”

    为首那人微微颔首,道,“多谢。”

    于是,几名汉子牵着马,大摇大摆地走出城门,向着西南方向去了。

    转过五里官亭,几人才略略降了马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