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回忆(第1/2页)  长歌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长歌策最新章节!

    十年前,西北甘城关。

    雁山上,正是寒九冬日,雪飘落,大不大,对雁山山顶没什么影响,因为这里从来都是白茫茫一片。

    “阿瑾,抓紧”,山上传来一老头的声音,老头一头系在山上一颗粗壮的青松上,一头手拉一小姑娘。这老头眉目慈祥,正是左相家的老太爷,这小姑娘眉头皱起,全神贯注。

    吕老太爷来雁山是为一味药来的,雁山莲,整个大周,只有雁山有,而吕瑾从娘胎里带的病就得这味药,偏偏这雁山莲冬日才生,第二个冬日才可用,采摘之前还需所用之人的血浇灌两日,第三日直接采摘。一个步骤错了,这雁山莲便是废品。

    今日便是第三日,雁山距离最近的甘城关也有小半日车程,这里素来是人际罕至,何况深冬。

    吕老太爷像前两日一样,照常将她放了下去,吕老太爷看着顺着绳子下去的吕瑾,倒也不担心。

    “爷爷,下面有人”吕瑾对着上面呼喊,距雁山莲不过十米左右的地方。因这雁山莲生长在这峭壁上,而它过去十米开外,便是一处隐蔽的山涯洞,几次下来,吕瑾都未注意。她虽是五岁稚童,却也比一般的儿童沉稳得多。几次顺绳索上下悬崖,都让吕老太爷放心不已。

    在涯上本来把心放好的吕老太爷这一下慌了,他的命不值钱,他家阿瑾值钱啊,阿瑾出事,阿瑾娘亲非杀了他不可。他得稳住。

    “活着吗?”吕老太爷朝涯底大喊。

    “活着,是个小孩!”

    小孩?吕老太爷思考了一会,朝崖低大喊。

    “你先把雁山莲采了,试试能不能拉住他,我把你俩拉上来”

    “你往下挪下绳子”

    闻言,吕老太爷,向下送了截绳子。

    悬崖上的吕瑾,感受到略松的绳子,纵身一跃,“刺啦”踩滑一处松石,掉落下去。

    “阿瑾,什么事?“听这重物掉落的声音,他心都悬到了嗓子眼。

    “我还好好的!”吕瑾的话让吕老太爷悬着的心稳了稳,但还是提着的。

    吕瑾,到了山涯洞边,探了气息,活的。那小孩粉雕玉琢般,只是现今出气少,吕瑾,很快的将俩人绑在一起。

    “拉”唤山涯上的吕老太爷将其拉上来

    吕老太爷虽是习武之人,但人到底老了,费老大力将他俩托上来。

    天色开始暗下来,只是四周白雪皑皑,然他们有种错觉,还是白日。

    吕老太爷背上男孩,这时候,他才后悔没有用儿子儿媳给他留的那些侍卫。好歹也不用一大半老骨头还得一个半大的人。

    也不是吕老太爷非不用侍卫,一旦用侍卫,他跟阿瑾的位置一定会暴露。这些年,朝中不太平,吕老太爷的儿子,左相吕之易又是个刚正不阿的,有三个儿子,而这女儿则不一样,没人会让他出个女儿来打破明面的平衡。

    所以,吕相不可有女儿。

    现在,吕老太爷拉着吕瑾,背着男孩,一步一脚印的往山下走去。

    在深山老村中,白雪皑皑边镜地,风呼啸的吹,破败的房屋中。

    老太爷让吕瑾去烧水,又诊治了几番,才确定这小子因为在山洞待了过久,饿的,冻的,倒无什么皮外伤。

    将男孩放进热水桶里,洗净面容。

    在山民中要了一些草药,煮了,给男孩吃了。

    吕瑾在一旁看着那男孩,她其实一点也不好奇,但是吕老太爷认为她好奇,所以让她守着那躺着的玉雕小娃娃。

    她扑闪着大眼睛,拿了一本杂记在旁边看,一静一动。

    灰暗的烛光下,偶有寒风露进来,床前生了一堆火,火上架着一个陶罐煮着水。旁边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