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6、清末纪实:由于无法相互理解,保路(第1/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让立法委员做内阁阁员…让立法委员给我想政策…立法委员想的政策,立法会议总能通过吧?”行政长官说…

    于是,在内阁成员群策群力下,一些缺陷较少的政策出现了…

    这些政策在立法会议上通过的概率较高…

    …“内阁”作为一个行政机构被确立下来…

    1911年5月八日,清政府在维新派强烈要求下,组建了内阁…

    之后,大清的行政命令,多从内阁发出…当然,这些命令,都是要取得摄政王载沣的批准的…

    …

    王人文向上级反映民情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说盛宣怀和外国人签合同“是丧失国权、路权的行为”…要求治盛宣怀“欺君误国之罪”…

    “就传统来说,人们遇到问题…会找一个敌人…人们认为…打倒敌人,就能解决问题…”一位民国学者说。

    …

    眼前出现了“国家收路夺款,百姓诉求无门”困境…

    王人文想不出眼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困境…

    王人文把出现“…百姓诉求无门”困境的责任…推给了盛宣怀…

    王人文本想推给载沣…但是,他无法推给载沣…因为审批王人文奏折的…是载沣…“封建皇帝不可能犯错,犯错的是皇帝身边的佞臣”——这是封建时代,人们必须遵守的准则…

    把责任推给盛宣怀…这件事让王人文深感内疚…在呈送朝廷的奏折上,王人文请求朝廷治自己和盛宣怀“同等之罪”…“以谢盛宣怀”…

    王人文代民请愿的行为受到了朝廷的斥责…朝廷要他“对生事者严行禁止”…

    “倘有匪徒从中煽乱,意在作乱者,照惩治乱党例格杀勿论…”

    ——在下发给王人文的命令中,朝廷如是说道…

    王人文对朝廷命令视若罔闻。

    6月7日(1911年6月7日),王人文把罗纶等400余人签注的,批驳川汉、粤汉铁路借款合同的原件及公呈人全体姓名上奏…在附言里,王人文请求朝廷处分不顾上意、屡次上奏的自己…

    …对于王人文的奏请…朝廷视而不见…

    “合同已经签署了…反悔的话,有违契约精神…”盛宣怀说,“…毁约会让外国人质疑大清朝的信誉…以后,就没法和外国人做生意了…”

    “国家收回铁路,发给百姓国家股票…我不知道百姓为什么不满…对此不满的百姓,是无理取闹…”盛宣怀接着说。

    …

    盛宣怀是个宽宏大量的官员…对王人文的犯上行为,他选择视而不见…

    盛宣怀有条不紊的推进铁路国有化政策…

    除了让总督请愿…为保住自己的铁路、为要回筑路款…四川百姓还亲自跑到北京请愿…

    当时,到北京请愿的不只有四川…广东、湖南、湖北、安徽等省的百姓…也派了代表…

    朝廷认为来请愿的百姓是无理取闹…朝廷请请愿百姓喝茶,然后把他们送回了家乡…

    “什么‘送回’!明明是‘押解回籍’!…”一位叫“孔乙己”的百姓说。

    这位孔乙己,是安徽派到北京的请愿代表…

    …百姓认为在自己坚持不懈的请愿下,朝廷会把铁路还给自己…

    但是——

    “那是不可能的,铁路已经抵押给外国了…”盛宣怀说。

    …百姓认为朝廷会把从自己这里强征的筑路款退还给自己…

    但是——

    “那也是不可能的…百姓缴纳股款,相当于‘入股’…发给百姓国家保利股票就行了…”盛宣怀解释道。

    “…另一方面,朝廷没有钱,”盛宣怀说,“朝廷没钱赔‘庚子赔款’,没钱还股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