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和尚(第1/2页)  清微仙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修士夺天地之造化,采日月之精华,久而久之,长生不老,而后辈则不断长生,原本一山之中有一位修士,但千百年过去,有数十位乃至上百位修士,连绵不绝之下,遂使整个天地元气枯竭,生灵死绝,除却修士外再无其他有情众生。

    而这种事情自然被天所怒,须知生老病死乃是是天地自然规律,生于大地,归于大地,让世间万物循环不息。但修士长生不死,却是打破这种自然演变的规律,只有生,而没有死,长此下去,天地间皆是修士,再无死亡可言。

    于是,冥冥之中先有天劫悬在诸修上空,削减修士数量,又有杀劫降下,使修士自相杀伐,削减天地负担。

    此时却是天地劫气弥漫,杀罚临身,红尘厄满,再到了杀劫之时。又因玄门几位天仙返世,定下封神大事,故此清微天大世界诸方并谈,将整个世界不论地界,不论道统,不论种族,齐齐编定神位。

    而此时大乾合灭,齐室当兴;又逢修士杀劫,封神之业,张逸辰身入红尘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有诗单道此事道:“逸辰此际落凡尘,满腹牢骚类凡人。

    几番策身居相府,总领文武镇西土。

    云暗鼎湖飞贤梦,月明华表现瑞林。

    世际风云开帝业,群修封神庆长春。”

    且说张逸辰进入楼阁之中,向三位真人行礼道:“弟子见过三位真人。”

    虚静真人望了望张逸辰,道:“你此番却是不必回山了。”

    张逸辰面色一变,道:“真人,可是有事让弟子去做?”

    虚静真人面露赞许之色,道:“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却是难得大道!但现如今大乾数尽,齐室将兴。你可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借那人间皇朝之助了却自身因果,成就一番作为。”

    张逸辰闻言,却是面露难色,——他一贯是个闲散性子,又怎愿去那人间行劳烦琐事?但这事又关自家修行……——只得哀告道:“修行虽是如滚芥投针一般,但弟子乃真心修道,还望真人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

    虚静真人摇头道:“非是我不知你性子,只是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

    诚敬真人也道:“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逸辰你虽是下山,但待你功成之时,自有功德,又怎能随着自己性子?”

    张逸辰闻言,只得道:“敢问真人,吾又往何处去?”

    虚静真人道:“你自往西方去,到时自有计较。”

    张逸辰无奈,只得应下,出外与众位好友告别而去……

    …………………………

    且说那日玄极拜别众人,便往玉京赶来。正行之际,却在今日飘飘的落在一座山上。

    那山玲珑剔透,古怪崎岖,峰高岭峻,云雾相连,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带雨满山青染染,含烟一径色苍苍。

    却是玄极行到此处,心中一动间,便落在山中,接着又见此山景物,堪描堪画,不觉然便生出一股出世之感。

    “笃!”

    玄极正观望景色之时,忽然有一声木鱼声响起,竟是让玄极忍不住感到一阵心寒胆落的悸动!

    这木鱼声似有穿透时间、空间、距离、肉身等等一切表象的异力,直袭他心灵的至深处。

    和尚!

    瞬间平复心灵的异样后,玄极便知此次定是遇到了佛门的高人。

    随即玄极寻声望去,却发现声音却是传自数里外的一座大湖。

    大湖碧波荡漾,荷叶连绵。清风徐来,荷叶丛中不知何时多了一道月白身影,光头皎洁,盘膝端坐在一片浮在水上的诺大荷叶之上,竟似空无一物,不沉不浮,殊为奇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