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章 连坐(第1/2页)  这里好恐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以每年到了选拔贡生的时候,不是武安书院的廪生,就会加入武安书院,成为武安书院的学子,这样一来,书院的其他廪生才会帮忙担保,”

    “而这个情况每年都有发生,也算是惯例了吧。”

    听着王夫子说的话,徐杰脑中原本很多的疑惑,在这一刻全部解开了。

    在徐杰看来,这赵晨睿好像跟李牧之、柳夫子完全没有一点关联,但实际上,赵晨睿应该是李牧之杀人的导火索。

    徐杰试着大胆推测:赵晨睿为了让武安书院帮他担保,于是加入武安书院,成为书院的学子。

    在成为书院的学子后,他成功获得了书院的担保。

    就这样,他跟李牧之,孙继明等四人,完成了具结互保。

    而在具结互保后,应该是发生了一些变故,导致赵晨睿发现孙继明的廪生资格,是由柳夫子得来的。

    于是,当赵晨睿发现这件事后,肯定第一时间就把事情挑明,而身为廪生舞弊案的两个当事人柳夫子和孙继明肯定会劝阻。

    劝阻的理由,自是孙继明与赵晨睿已经具结互保。

    如果孙继明舞弊的事被揭发,孙继明肯定完蛋,但按照互保连坐制的规定,另外四个担保的人,也同样要受到惩罚,说不定还会直接革去廪生资格。

    毕竟这互保连坐制的原则,向来是宁愿错杀,也不放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伯虎就曾被连坐制牵连。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大概在弘治十一年,南京应天府举行乡试,唐伯虎参加了。

    考试前聚会时,他叫了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江南四大才子也叫吴门四才子一起吃饭。

    在饭桌上,他口出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伯虎,更有何人?”

    而事实上,唐伯虎也的确考中了解元,于是旁人又称唐伯虎为唐解元。

    唐伯虎被连坐制牵连,发生在弘治十二年。

    唐伯虎在考完会试,还未发榜的情况下参加聚会。

    他当时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神经错乱,又当着大家的面,意气风发的说出了一句话:“诸位不要争了,我必是今科会元!”

    结果这句话惹出了烦。

    当时的文坛基本被两个人统治,分别是李东阳和李梦阳。

    唐伯虎在中解元时,当时的主考官是梁储,他看了试卷觉得非常好,于是他给了另外一个人看,而这人是程敏政。

    弘治十二年,唐伯虎进京赶考,他当时的目标已不再是考中一个小小的进士,他将挑战自古以来,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

    他已经成为了解元,以他的才学,会元和状元绝不是遥不可及的。

    信心十足的唐伯虎,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途,他将在那里获取属于自己的荣誉,可命运有时候十分残酷。

    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唐伯虎遇见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徐经。

    徐经是唐伯虎的同科举人,他在赶考途中与唐伯虎偶遇,此时的唐伯虎已经是偶像级的人物。

    徐经对他十分崇拜,当即表示愿意报销唐伯虎的所有路上费用,只求能够与偶像同行。

    白吃白住谁不干?唐伯虎答应了。

    徐经这个人并不出名,他虽不是才子,却是财子,家里有的是钱,才财不分家,这两个人就这么一路逍遥快活到了京城。

    进京之后,两人开始了各自的忙碌,从他们进京到开考之间的这段时间,是一个空白,而事情正是从这里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唐伯虎注定到哪里都是明星人物,他在万众瞩目之下进了考场,然后带着轻松的微笑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