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吃饱了撑的(第2/4页)  再跃龙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校不是热烈欢迎。当然,九中也热烈欢迎其他高中的复习生前来落草。

    都是叫苛捐杂税逼的。

    高三复习班的学生,不但学杂费要抗交,就是到校的时间也比较自由,有些同学并没有按点回到学校。吴若水放好自行车,摁摁自己并不是太鼓的口袋。虽说也从家里带回六十块钱,但这并不代表要全部交给学校,至少还要留下一部分作为改善生活的费用。马上就放寒假,按照惯例,倘若哪个考上大学的同学前来显摆探望,到了饭点不走,说不定又要去供销社饭店消费,肯定要十块二十的。年关在即,到处乱糟糟,派出所的警察刚子也提醒,走在路上一定要心,掏包的太多。大街上不安全,学校也不是方外之地,一切还是心为妙,把钱带在身上相对安全,心驶得万年船。

    宿舍里比较清静,吴若水便踩着方步来到教室。坐在教室里安静学习的只有宋姣、李芳、王虹、吕秀娟、赵正国、侯一山、李洪发、张亚洲等十几个人,比宿舍还空旷,让人一时无法适应。

    吴若水正在纳闷:“不就是一场期末考试么,还真是三天卖两根黄瓜,不慌不忙,真把星期天当成高一高二的星期天了。”

    正好刘武走进教室,听见吴若水在自言自语,赶忙问:“一瓢,这寒冬腊月的,你往哪里去买黄瓜,别说两根,就是半根也是神仙。走,回宿舍办个事。”

    吴若水觉得身上沉甸甸的,肯定是让那六十块的父母血汗钱压的,有这些钱在催着,如果再不好好学,兜里的钱会在半夜哭泣。“来都来了,三十八,咱总得学点吧,你看。”吴若水一拍口袋,“人民都不乐意了,在踹我的腰呢。”

    刘武知道吴若水说的是学杂费的事,一抱肚子,凑在他耳朵声说:“就是为了这人民不踹你的腰才找你的,快走吧。”

    一听与学杂费有关,吴若水一下来了神,快步跟刘武来到宿舍。吴新波、范进忠、薛丽平、陈胜利、郑春声正在研究一页纸。

    吴若水与刘武凑上前看,只见上面写着:二中,水电炭等学杂费二十(上学期);四中,水电炭等学杂费四十(开学已交),补课费五块;六中,水电炭等学杂费八十,补课费二十……

    几所高中的学杂费都写在纸上,笔迹应该是吴新波的。各学校的学杂费也不尽相同,补课费有的收,有的没有,也没有标准。

    刘武问:“什么情况,这么乱糟糟的。”

    吴新波见他俩过来,站起来说:“一点也不乱,这些学校除了六中,都比咱低,还真不是来玩。打听过了,一中只有学杂费,也没有补课费。一瓢,我们正在商量,怎么向教育局反映。”

    吴若水还没说话,薛丽平为了表示此事出力较大,抢先说:“我已经联络过三班、六班、九班四个毕业班,他们的班长同意和咱一块反应,十班是油盐不进,直接不搭理我。鸡蛋还通过他媳妇联络了两个高二的班级,他们对收学杂费也很有意见。”

    吴若水想了想,说:“既然这样,这事咱要办就得来个穿草鞋拿拐棍走泥路,稳稳当当的。皮子还是得找你三大爷,向他反映,他是教育局的老领导,退了休也得管这事。”

    有表现的机会,吴新波也没客气:“这事来玩,等会我就骑自行车进城。”

    范进忠有点不大放心:“事是这么个事,意思却不是这么个意思。光皮子去找,还是不大保险,毕竟你三大爷已经退了。”

    吴若水说:“范举毕竟中过举人,有理。大家还记得绵羊卖菜的事吗?杨晓华怎么找的你,范举?”

    范进忠一下高兴起来:“给校长信箱写信,好,这个主意好,这活我拿手。”

    吴若水说:“范举,刚刚表扬了你,诸葛亮的空城计也就用过一次,再用不一定灵。这次咱不给校长写信了,而是叫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