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四章 一个人的乡试(第2/3页)  无敌书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老皇帝亲笔题写的:

    都说前粉朝骨气天子是个勤政有骨气的好皇帝,前粉朝实在亡于天灾和流寇。你怎么看?如果你是那时候的重臣,该如果辅佐皇帝治理这个“乱世”?

    这显然是结合历史实例,写一篇策论了。

    卓越没有当过官,从政经验为零。但并不妨碍他通过自己的一些实践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何为勤政?

    夸父追日实际上足迹始终没有离开脚下的土地,而太阳却在天上,如此劳而无功能叫勤政吗?

    楚霸王力气再大,也不能揪着自己的辫子渡河。车夫再好,也不能在南辕北辙的情况下到达楚国。可见勤政也需要讲究方法的。

    涸辙之鲋,只需要一口水就能活下去。可有人却给它一个到遥远的东海借水的空头许诺。

    骨气天子时代连年天灾,百姓需要的是什么?绝不是东海借水一般空头的《罪己诏》,而是搞来粮食救灾。

    可骨气天子干什么?朝堂上,温惕仁和周敦儒两个朋党奸臣扯皮,外面又一直横征暴敛。百姓易子而食好要交丁税(人头税),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还要求百姓忍气吞声。

    对于这些,骨气天子毫无办法。

    当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小民无告而被迫铤而走险,作为一国之君的骨气天子一点责任也没有?

    前朝贞观天子说:社稷为舟,而民为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既然骨气天子无法整顿吏治,无法安抚灾民,那么就百姓自己来。

    于是有了燎原之势的暴民,杀不胜杀,剿不胜剿。骨气天子的骨气,也只能支持他走到后山,吞金自尽。

    至于他临死遗照说:任凭群贼分裂朕的尸体,无杀百姓一人。

    他可能忘了,围住京城要取独夫性命的,恰好是被他逼得走投无路的百姓!他刚愎自用,至死不悟,也太可悲了……

    当然,卓越原文是骈四骊六之乎者也的古文。如果照搬下来,恐怕读者大大们受不了其中酸气,故此用现代文阐述大意。至于他议论是否正确,则见仁见智,就不妄加评论了。

    汪洋见卓越奋笔疾书,一手漂亮的洗马体书法,也非常好奇,凑近一看,不由得出了一身汗。

    抨击朝政,借古讽今。如果被有心挑刺的御史奏上一本,他这辈子就交代了。

    可是,他写得正起劲,也无法打扰于他。

    卓越全神贯注,投入了阐述里。他又想到醉香楼那些粉朝遗老遗少粉饰历史小姑娘的事,他们的荒唐论调至今历历在目。于是继续写下去:

    若说天灾,哪朝没有?尧时有十三年水患,“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难道不必大粉朝严重得多?

    要说前朝留下来的烂摊子,治理水患得鲧一味地加高河堤,而不知道疏通,导致到了舜帝时期,百姓只好住在高山上。难道不必骨气天子的父兄留下来的烂摊子更加严重?

    可是,为什么尧舜没有亡国,而骨气天子就偏偏亡国了呢?那是因为尧舜都是有道的明君,他们心里装着百姓,知人善任,任用有才干的大禹去治水,而不是只会写空头的《罪己诏》。

    大禹与手下同吃同住同劳动,据说忙得三过家门而不入。腿上累得没有多余的脂肪,又得了严重的关节炎,只能箕坐而不能盘腿。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疏通河道的正确方法,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拳拳的爱民报国之心,硬是把水患平息了!

    骨气天子呢?向大臣募捐,连老丈人的钱都借不来。更别说与百姓同甘共苦了。德行不如尧舜,勤劳不如大禹,又舍弃大禹这样的贤才不用,而偏偏任用鲧这样不切实际的腐败无能官员治理百姓饥饿这个洪水,不乱又等什么?

    “好犀利的文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