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9章 大咯血患者绝处逢生(第1/2页)  介入医生手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y先生56岁,他也算得上是我们医院的老病号了,也没办法,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这个病确实让人不得安生,y先生身体稍有不舒服就往医院跑,跟感染内科医生都熟络得像一家人一样。

    这一次又因反复咳嗽咳血5年再次突发大咯血收治我院感染内科,增强扫描和a检查提示双肺病灶考虑陈旧性肺结核(部分纤维化钙化、空洞形成,合并肺霉菌病,胸膜增厚粘连),双侧支气管动脉及胸廓内乳动脉明显增粗迂曲扩张并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y先生住院近半个月,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经内科止血治疗效果仍不佳,断断续续仍出现几次大量咯血达00-400毫升,无法止住,病情非常危急,无可奈何之下感染内科l医生要求我会诊能否介入手术治疗。

    科普一下。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出血,并经咳嗽从口腔咯出,不同于呕血。引起咯血的常见疾病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血管畸形、原发性肺癌、肺脓肿以及肺霉菌感染等。咯血90以上源于肺部体循环系统,主要为支气管动脉,也可来自其他体动脉如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胸廓外动脉、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膈下动脉等。少数病例不足5源于肺动脉分支。临床上根据咯血量的大分为痰血、量咯血、中等量咯血和大量咯血。通常大咯血是指1次咯血量超过100l,或4h内咯血量超过600l以上者。大咯血严重危及生命,死亡率可高达50-100。死因主要是窒息,其次是休克。咯血以往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如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等。内科治疗无效者可手术切除肺叶,但手术死亡率高,而且多数大咯血病人来不及手术或因不能耐受手术而死亡。如发生大咯血,病情往往凶险,需紧急处理。通常采用介入治疗即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效果立竿见影,往往在栓塞后咯血立即停止,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和赢得时间。

    目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已成为治疗支气管大咯血的首选有效方法。而我科率先在本市开展支气管动脉栓塞微创介入手术,为这类病人提供了安全保障。

    我急忙赶去感染内科,仔细查看病人住院详细资料后,和y先生及家属交代好手术过程、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等,签署介入手术同意书后,y先生被迅速送入介入手术室,我和同事们快速进行材料准备、术前麻醉,在dsa引导下经右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对患者胸廓内乳动脉、支气管动脉及肋间动脉进行血管造影及对咯血责任血管进行精确栓塞治疗,整个手术过程费时4个多时,术后患者咯血症状停止,真可谓是绝处逢生,患者及家属对介入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经过八天休养,在感染内科医生护士的精心呵护下,患者安全出院。

    4

    有一天,我在去别的科室会诊的路上,突然有人在后面大声叫我,我回头一看居然是y先生,他脸上挂着少有的复杂的感激的微笑,他手舞足蹈的用搞笑版本的家乡话跟我说他现在可以像奶崽(年轻人)一样在地高头(地上)追起头生(鸡)到处咆(跑)了,以前都是搞起像八0岁姥姥(老人)一样颤颤巍巍的走路,只能勾着脑壳捂着嘴巴低声下气轻声细语的港话(讲话),生怕稍不留神一口老血喷出来把别人吓了个半死,我也被他幽默滑稽的动作和方言逗得哈哈大笑。

    挥手道别的时候,我还是说了一大堆话嘱咐他配合感染内科医生的治疗,把药定时定量吃好,不能随意停药、漏服、多服;每日规律饮食,不能暴饮暴食,加强营养,多食丰富的维生素、低脂、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瘦肉、鱼类、豆类,以及新鲜水果蔬菜等,少食油炸,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要注意身、心休息半年左右,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病情好转后可适当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