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上大学后回来的时间少了,才有些记不清,不过待他上山之后,隐藏的记忆也就慢慢浮现出来了。
王成峰的老家虽然靠海,但是距离海边还有近二十公里。说出去有些丢人,作为一个生长在沿海地区的孩子,他看到大海的次数一巴掌就能数过来。
沿海地区不一定都富裕,就跟内陆地区不一定都穷的道理一样。
王成峰的老家就属于穷山沟里的。这里是丘陵地带,山峦起伏,用“地无三尺平”来形容这里并不为过。山倒是不高,海拔也就二三百米的样子,但也就群山脚下有那么一点平地方。
王成峰站在一座山顶上,举目眺望,山坡上是层层叠叠的梯田,由上而下整齐排列。
地里光秃秃的,那是已经收割完毕的麦地,田地里长着一米多高、叶子嫩绿的那是种的玉米,有一道道长长的白色薄膜铺着的那是种的花生,也有些地里栽着苹果、桃子之类的果树,但是更多的是杂草丛生的荒地!
荒凉,苍茫。这是他的感觉。这片山是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的?不说二十年之前了,就是推回十年,这些田地里也没有如此荒芜。
也是,这年头有几个农民愿意种地?
以前,农民只能从地里找食,靠天吃饭,而粮食又不值钱,因为国家不缺粮,要是缺粮,就进口外国的低价粮。谷贱伤农!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不是不懂,只是因为利益的关系才视而不见。我国的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无尽血汗,国家转眼就把他们踢到一边。
以前有位领导人说过: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确实,农民累死累活一年剩不下几个大子,穷的连病都看不起。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忍着,得了重病就等死。没办法,为了生活,只能顶着某些“城里人”数典忘祖的白眼进城打工,还被称为“盲流”。
农民工蜂拥入城,家里就剩下老人孩子,能力有限,也就种点口粮地,其余的田地无力管理,只能抛荒。不用多,一年的时间就会荒得不成样子。
壮劳力都去城市了,等到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少,抛荒的地也就越来越多,或许几十年之后,这些田地会变成原始森林吧?水土保持的效果倒是挺好的。
最近几年护林防火为什么那么严格?还不是因为山上田里都没人收拾了,到处都是草木。过节上坟都不让点火了,村里大喇叭,路上巡逻车整天吆喝:“谁点火谁坐牢”,真是搞笑。
就是不知道,万一国家的粮食进口出现了问题,粮食不够吃了,那时候会不会饿死人?到时候就算是逼着人种地可能也没多少会的了。
不想这些了,烦的慌!王成峰想,自己一个屁民操心什么国家大事?
他看中了一个地方。地方名叫“高顶后”,三面是山,唯一的出口朝西北方,跟个大肚葫芦差不多。这里因为路不好走,来种地的人很少,也就一些路边的田里还有人种着庄稼。
谷底到谷口能有四里地,整个谷地加上四周的山顶能有四平方公里,差不多六千亩。
他打算把整个谷地承包下来。到时候在谷口建一座大坝一堵,就是一座型水库。四周的山上可以栽树,山脊上用围上,鸡、牛、羊啥的就放养在里面。再在北面的山坡上建座别墅(违章建筑),就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了。
计划妥当,王成峰就回去找村主任商量承包的事情。
村主任叫王德志,四十来岁,个头不高,一听王成峰的来意惊得半晌没反应过来,好一会才磕磕巴巴的说:“你~你~你要包整个高~高顶后?你~你知不知道那地方有多大?你不是开玩笑吧?”
王成峰笑了笑,说道:“我去看了一下,估摸着有五六千亩吧。”
王德志有些不可思议的说:“你知道你还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